崇禎六年二月初四。
休整了整整十餘日的太原官兵,終於出動了,七萬步兵,加上一萬鐵騎,共八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從太原南下,兵鋒直指介休。
這段時間,身處介休的裴小二也沒閒著,不僅連夜將介休的城牆加固了一邊,同時催促著後方的劉先春為介休送了大量糧草輜重,最重要的是,發動城內的青壯,在城外不遠處依山修建了一處營寨,與介休城相互配合形成犄角之勢。
如果官兵率先攻打介休,那麼城外營寨中計程車兵便可直出營寨,威脅官兵後營,反之亦然。如此相互配合,才不至於龜縮城內打死戰,那樣的話,遲早被城外的大軍所攻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將劉長樂部、以及炮兵營、高迎祥等部留在了城內,由裴小二親自統領。高迎祥這廝,畢竟是一方首領,平日裡自由自在慣了,還是留在自己身邊,自己好好看著他比較好,要是放在了外邊,難免不會出現什麼么蛾子。
另外,在城外的營寨,裴小二則將裴豬兒放了過去。裴豬兒部現在可謂是整個裴家軍,兵力最多的一個鎮,足足有三萬人。這麼多人,大多都是當初平陽府知府,帶去偷襲介休的官兵,後來這些官兵被裴小二俘獲之後,抽選其中精銳,打亂重新編入了裴豬兒的部下,也算是物得其用了。
就在裴小二剛剛將一切佈置妥當,靜候官軍的時候,官軍也不負眾望,出現在了視野之中。
張宗衡騎在馬上,遙遙的看到介休的城牆,只見城牆上人影憧憧,長槍如林,士氣高昂,又見城外不遠處,一座高大的營寨依山而建,易守難攻。營寨內,不時有巡邏的兵卒走過,一切都顯得那麼戒備森嚴,令人不敢輕視。
張宗衡心裡有了點數,沒敢貿然下令進攻,帶領手下的大軍,退守十里以外,安營紮寨,商討良策。
張宗衡的大賬內,眾將團座。
“今天的形勢大家也都看到了,有什麼想法儘可暢所欲言,言皆無罪。”張宗衡起了個頭,隨後就不再多言,靜候其他人的高見。
少卿,一個身材弱小,卻有一股儒生氣息的將領站了出來。此人姓張,名繼,乃是世襲的指揮使。只是後來文貴武賤,當世之武將,無不以被稱為儒將為榮。故而,這個張繼從小不習戰陣兵法,反而學一些四書五經。時間長了,這張繼長得不像一個武將,反倒是像一名文士。
只見張繼道:“大人,卑職以為介休城池高大,兵馬眾多。我軍應以攻破城外營寨為主,只要我軍一鼓作氣,拿下城外的營寨,必能使介休城內的賊軍膽寒。到那時,或可派一名能言善道的辨士入城,跟賊寇陳說厲害,或可可勸說賊寇前來投降,如此也少造許多殺戮。”
此人之言,聽著還算有理,只是這番話如果從一名仕子口中說出,那麼就再正常不過了,但此話確是從一名武將口中說出,怎麼看,都顯得有些違和。
喜歡明末梟雄:從佃農開始請大家收藏:()明末梟雄:從佃農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