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三國帝圖> 第13節 難為他人座上賓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節 難為他人座上賓2 (2 / 2)

劉表高興,是因為他本來一直很苦惱,正愁沒人能在他和劉璋之間,多疏通疏通,免得擦槍走火變生不測。如今,黃承彥回來了,這可太好了。黃承彥和荊州有姻親,是他劉表的連襟,是他的姐夫,黃承彥和劉璋也關系匪淺,唯一的寶貝女兒是劉璋的寶貝徒弟。由黃承彥在中間擔當調解人的話,再合適也不過了。

當然,黃承彥這次回來,也是帶著任務回來的。【】

黃承彥是幾天前受黃權的委託,過來私會趙韙的。一個是,找趙韙確認劉璋的家眷到底在不在趙韙手上。雖然趙韙一再說人不在他手上,但是益州州衙的上下都不怎麼相信,因為你說不在你手上,但是我們這邊為啥死活也找不到呢,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不在你手上在誰手上?再一個就是,黃權盤算著,徐庶劉璋很快就會回到蜀中,黃權希望,趙韙能夠把姿態放低一點兒,身段放軟一點兒,能夠多祈求祈求劉璋的寬恕和原諒。別以為你跑到荊州就沒事了,想想當年的鐘繇,你就是跑到天邊,主公還不是能照樣能派人刺殺你。

“阿醜,這位青年才俊是?”

“回姨丈,還有舅舅,你們不認得他了,他就是荊州書院裡原來的那個諸葛亮啊。”黃月英道。

“亮見過使君,見過蔡瑁大人。”諸葛亮又行了一遍禮。

兩人這才恍然。

“原來是龐德公和水鏡先生的得意門生,長變樣了都。孔明,聽說你這幾年出去遊學天下了,你哥哥諸葛子瑜跑去給孫策小兒當什麼副校長去了,你沒有跟過去嗎?”蔡瑁不懷好意的問道。

江東孫策和荊州有仇,孫策的老爹孫堅就是死在劉表手裡的。

“兄長是兄長,在下是在下。我兄諸葛瑾有些抱負,奈何荊襄人才濟濟,使君治下人文風流,他在這裡也難以嶄露頭角,只能去江左蠻夷之地去碰碰運氣,施展一下抱負了。我兄慕權勢,亮卻尚清遠,不耐俗務,所以就沒跟隨而去。”

諸葛亮這一番話說得很藝術。

他說諸葛瑾所以去江東,是因為荊州人才太多了,他在荊州混不下去,只能去江東濛濛事兒。這樣等於是化解了諸葛瑾的投敵嫌疑,另外也不著痕跡的拍了劉表的馬屁。另外,諸葛亮又說自己好清靜幽遠,不耐俗務,不但解釋了為啥自己沒去江東,還給劉表設了一道障礙,讓劉表不好隨便起了延攬自己的心思。

“孔明乃龐德公和水鏡兩位先生高足,如今天下紛亂,請孔明試言之。未來天下之勢如何?眼下我荊州之勢如何?”劉表考校道。

“如此,小子孟浪了。小子姑妄言之,使君大人和蔡瑁大人姑且聽之。自黃巾以來,天下紛亂,各地盜匪橫行,諸侯蜂起,割據之勢漸成。而今,這天下局勢逐漸由暗轉明,漸趨明朗。

北方,袁曹兩雄勢不能兩立。袁紹雄踞北方冀並青幽四州,大漢富庶之地,天下泰半已為其所有,兵多將廣,糧草充足;曹操據中原人文之地,歷來人傑地靈,所以曹操兵精將勇謀士如雲,且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有大義在握。袁曹相爭,實乃勢均力敵,兩強之爭也。兩強不管誰勝,勝者必定南下,欲以一統天下。

西方,劉璋據關西之地,漸成氣候。可惜,劉璋轄下戰線過長,目下其主力陷於西北,糾纏於西域,短期內無力東顧,來爭奪天下。異日,劉璋若欲取天下,必先取關中,不得關中,無以得天下。

南方,自然是以使君大人為首。若使君大人能適時一統長江以南,憑江臨險,北據中原,南和諸戎,則天下鼎足之勢成矣。”

諸葛亮一番高屋建瓴的分析,說得頭頭是道,聽得劉表連連點頭。“孔明大才,果然不愧是兩位先生的高足。”

“使君大人謬贊了。不過,眼下荊州之局勢尚有變數,還在未定之間,不可卒定。”

“何以見得,請孔明細言之。”

“荊州本來因為使君大人而享太平久矣,兵精糧足,足以自保,有使君大人在,自然安如磐石。不過……”

“不過什麼?”劉表急問。(未完待續。)手機使用者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