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三國帝圖> 第79節 弓長11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9節 弓長11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ps:看書的親們,來幾個訂閱支援一下可憐的作者吧,多謝啦!)

劉璋在成都處理趙韙叛亂善後事宜,張松一案鬧得紛紛揚揚,就在劉璋公審張松一案之時,姑臧的法正張任,正在接見河北的使者。看書閣Δ.a

成都叛亂,以及隨後的平叛,徐庶的霹靂手段,也都很快傳到了涼州。

涼州大部分官員,都來自蜀中,難免有些人心浮動,好在徐庶走時已經做了些安排,交代過法正要防微杜漸。後來劉璋從西域回成都,路過涼州的時候,又叮囑了一遍。所以,法正一直不敢懈怠,和張任兩人一文一武,再有甘寧的飛軍大部都在涼州,倒是把涼州上下內外看的跟鐵桶死的。

再一個,涼州新定,涼州久亂思治,百姓思安,本來也亂不起來。

眼下涼州正是永珍更新,百廢待興之時,就算有一些出自蜀中的官員,家族遭到了趙韙叛亂的沖擊,或者牽連,但是益涼的新律法,沒有株連之說,這些官員也就是替家族擔心,自身遠在涼州,倒是沒有涉案之虞。

法正為了防止涼州官府上下出現問題,不得不加強了對官府的審計考核等工作,加大了官員的工作強度,讓涼州整個官府機構,從上到下,每天都忙忙碌碌的,沒有什麼空閑去忙活別的事情。

為此,法正不但要求審計署加強內部審計,還動用了衛尉署、聯調局,甚至還有軍方配合,不但是推行劉璋的新政,大搞各種建設,更重要的還有加強了對整個涼州官吏隊伍的整治和管理。

成都的殷鑒不遠,法正可不想涼州也出問題。

涼州沒出問題,但是不代表沒人不惦記涼州,這不,河北使者的到來就讓法正很詫異。眼下徐庶劉璋都不在涼州,這河北的使者來涼州作甚?而且,來的還不是一般人,來的是袁紹主要心腹謀士之一,袁紹的筆杆子,天下名士陳琳。

“孔璋先生,不辭辛苦,屈尊枉顧我涼州苦寒之地,未知有何要事?如今我主及元直皆已返成都,若先生有急務,不如再勞駕前往蜀中為宜。”

陳琳字孔璋。

陳琳早年是大將軍何進的主簿,何進死後,就跟了袁紹,典文章。典文章的意思就是專職給袁紹寫公文之類。後世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陳琳給袁紹寫的那個伐曹檄文了。

像陳琳這樣的,袁紹身邊的近臣,這樣的主要謀士,是不可能輕出的,除非有極重要的事情,才可能勞動他們親自出馬。

所以,法正才想著,陳琳你是不是弄錯了,不知道我們主公回成都了嗎,你要是有要事的話,還是去成都找劉璋吧。

“孝直,琳此次,可並非是來求見劉使君,而是奉袁公之命,專門來拜見長史大人你,還有公義將軍的。”陳琳笑道。

“來找我們?”

不但法正吃了一驚,就連張任也驚愕莫名。

“孔璋先生,莫非玩笑之語?正只是暫代長史,不可妄言。至於公義將軍,也只是奉我家主公之命,坐鎮雍涼而已,你這千裡迢迢專程為我等而來,實在是有些令人費解。如今袁曹劍拔弩張之際,你若有要務,還是去找我主劉璋才好,我們可幫不上你什麼忙。”

法正又再次強調並確認了一次。

法正這個代理長史,來得很急,有些名不正言不順,是徐庶緊急任命的,並不是劉璋任命的。徐庶急著回成都處理趙韙叛亂事宜,所以才緊急讓法正暫代涼州長史一職。說是長史,其實權同州牧,因為益州也好,涼州也好,還是西州也好,州牧都是劉璋掛名,政務則都歸到州長史署理,也就是領長史職署理州牧事。這也是劉璋太懶的緣故,基本上都是把事情推給州衙了,州衙則由州長史署理政務。

法正這個差事,雖然權力很大,但是位置目前還沒扶正,還是暫代長史,而且這個任命還不是劉璋任命的,雖然說徐庶劉璋是一體的。所以,這些天法正一直兢兢業業,小心謹慎,不敢有所僭越。也是因此,法正才很是疑惑,河北派人找他作甚。

法正對袁紹私下派人來找自己有些忌諱,心裡有些犯膈應。

眼下正是多事之秋,袁曹之爭在即,法正有些搞不懂袁紹打的什麼主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