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直回來以後,跟他討論過,也跟兵曹方面小範圍討論過,不太樂觀。”黃承彥回道。
“什麼情況?”
“元直覺得造價太高,而且這個火槍,比起現在軍中的強弩,除了威力大點兒,射程遠點兒,優勢不明顯。兵曹也不太看好,換裝的意願不明顯。”
“優勢不明顯?”
“是這樣。軍方的測試人員認為,這個火槍有幾個缺點:一是聲音太大,飛軍肯定不喜歡,新軍也不會太喜歡;二是射速不快,射擊換彈,這個要花費不少時間,不能連發,不如強弩,也不如連弩好用;第三個,就是主公說的,有點兒重。要是加上這個槍,子彈,手雷,水壺,再加上工兵鏟,加上行軍被服,一個士卒,七七八八的,得有負重幾十斤了,他們肯定是不喜歡。”
也是,這個火槍,聲音這麼大,執行特種作戰的飛軍肯定不喜歡,至於新軍,則是要追求射擊速度的,這個火槍還不如弩箭好用,又不能連發,還這麼重,難怪不太看好。
不過,最關鍵還是在徐庶吧,最關鍵還是在於錢的問題。
“行,我知道了,回頭再召集大家討論一下,確定一下量産的時間。這個火槍的今後研究方向,就是解決連發的問題。可以考慮像連弩的箭匣那樣,設計一個彈夾,用彈簧推動,自動上彈,那樣就可以提高射速了。再有一個,就是接下來我們可以開始進行火炮的研究了,也就是研究大號的子彈了。”
“按主公所說的火炮,豈不是和現在的火槍差不多嗎?”劉洪忍不住問道。
“元卓,你這可說錯了,火炮可要比火槍技術含量高多了,而且更需要你們數學院、理學院的知識和參與了。”
“真的嗎?”劉洪有點兒不太相信。
在他看來,火炮不就是個大號的火槍嗎,有必要再立項,費大力氣研究嗎。
“火槍的子彈,裡面的火藥有限,彈頭也沒有爆炸力,擊中目標的話,只會産生刺穿傷害。而火炮則遠不一樣。首先,火炮裡面底火的火藥很多,射程將會比火槍遠很多。而且,火炮的炮彈,彈頭裡面有火藥,落地或者擊中目標,會産生爆炸,形成巨大的傷害,這就需要我們進行精確的彈道計算,好計算出炮彈落點。一個是炮彈的研究設計,一個是彈道的精確計算和控制,這就是火炮的研究重點。
元卓,數學院和理學院,今後將逐漸成為新兵器研究的生力軍。而火炮,才是未來的戰場之王。”
“真的嗎?”劉洪有些不太相信的驚問道。
也難怪他不信。
目前成都學府裡面的這些學院,理學院和數學院是墊底的所在,甚至連法學院都不如。雖然劉璋也沒少朝這兩個學院傾斜和照顧,甚至還將很多工學院的研究專案,強行把理學院和數學院也塞進來,即便如此,數學院和理學院這兩個學院也是境況堪憂。
畢竟來說,到學府上學的學生,最終還是要考慮自身今後的發展,而數學院出來的,擇業前途堪憂,最多也就是去當當賬房先生,好一點兒的,也許能到戶曹衙門去算算賬做個統計啊預算啊什麼的,不但擇業不好擇業,而且這什麼賬房先生或者戶曹衙門會計之類,這都不需要什麼高深的數學知識,人家粗通算術的人也完全勝任。
而理學院就更慘了。理學院整日研究一些理論知識,一旦走出校園,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不知道自己能幹些什麼。最好的前途就是留在學府裡面,繼續搞研究。可是,偏偏理學院數學院都沒什麼自己的專案,大部分都是傍著工學院才能混到一些殘羹冷炙。
所以,劉洪沒少了為自己這兩個學院夙夜憂嘆,沒少了為這兩個學院的前途發愁。就算劉璋再重視這兩個學院,若是你本身不行,那也沒用。學府裡面看似一團和氣,但實際上內部還是用很強的競爭和攀比的。比如最簡單一點,你這個學院要是沒錢,要是沒專案,要是沒名氣,那你就招不到好學生,你沒有好學生,就會更沒專案更沒錢途更沒地位,長此以往,只會境況越來越差越來越慘。
目下學府裡面,文學院是名義上的老大,它本身得天獨厚,整個關西的官府系統,官員的培訓培養等,都基本上是文學院的業務,還有大漢新報在握,劉璋治下的輿論導向,甚至整個大漢天下的輿論導向,都在文學院手裡掌握著。可以說是黑白兩道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