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逢紀臉色都不太好看。
這跟他們獲得的外面的資訊很不相符。
現在外面普遍的輿論,都是看好袁紹的,就連曹操自己的報紙都不看好曹軍。
“豎子不足與謀,所說種種不值一哂!”許攸斥道。
看到許攸發怒,逢紀急忙打圓場,勸解道:“子遠先勿惱,言兄弟也勿怪。我們這裡嘴裡談兵,也是作不得數的,最後還是要真刀真槍打過了才知道。”
“哼,你少在那裡和稀泥。曹阿瞞我知之甚深,就是個潑皮無賴貨,知道什麼軍略兵法?說曹操有大義,曹賊乃天下公敵,人人可得而誅之;說曹軍兵強,我河北兵也不弱,而且我軍能戰之士還遠超曹軍數倍;說曹賊本人強於袁公,更謬矣。曹賊生性多疑,朝中軍中,多有不滿之人,一旦南北相峙,兵爭激烈之時,難免不會內部生亂。再有,其他諸侯,荊州劉表劉備,江東孫策,怎麼可能放棄共擊曹賊之良機。”
許攸還是賣了逢紀一個面子,把閻行剛才的話,逐一都駁斥了一番。
雖然駁的還是話不投機,但已經很給面子了。
眼下這個局勢,確實看衰曹操的要多些,畢竟如今河北勢大,至於說什麼兵強主強的,這些不易看清楚,兩邊又沒真正打過。
“子遠先生教訓的甚是。不過,小子有個問題,不揣冒昧一問,請兩位大賢務必一答。設若三五年後,袁曹開戰,與如今立即開戰,對袁公來說,哪個贏面更大?”閻行沒有氣餒,而是丟擲了一個關鍵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幾年後開打,和現在立即開打,哪個對袁紹來說贏面更大?
這也是目下河北謀士中,爭論最激烈的問題。
不過,河北的謀士現在爭論的焦點是,是該緩戰還是急戰,閻行把這個問題換了個問法,他是在問,緩戰和急戰,哪個贏得更有把握。
許攸和逢紀聽了問題,倒是沉默了片刻。
這次逢紀倒是先說話,只見他手撫短髯道:“也許晚兩年再打,更穩妥些,可是目下河北,人心已浮,眾文武多有向戰之心,難以猝停。”
逢紀這說的也是實情。
袁軍消滅了公孫瓚以後,一統河北,士氣大振,這個時候士氣正旺的時候,求戰之心很強,很難有人能讓戰爭的沖動從河北文武的心裡停下來。
其實後來的曹操也一樣,曹操消滅袁紹以後,一統北方,也是一樣按耐不住要統兵南下,那個時候,誰想叫停都很難叫停得住的。
許攸接著逢紀的話頭,嘿然一笑:“小子,看來你即便不是曹軍的細作,也是某些勢力的說客。如果我們現在打不贏曹阿瞞,很可能幾年後更打不贏曹阿瞞。如果我們現在能打贏,那我們為什麼不現在就打,而要等到幾年後呢?”(未完待續。)手機使用者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