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差在哪裡?有無弄清楚?”
“強弩部分,益州方面在原有的弩機基礎上,增加了幾個增加彈力的元件,他們叫彈簧組,就是這些東西,這東西叫彈簧,這也是成都學府的人弄出來的。分為兩種,一種叫壓縮彈簧,一種叫拉伸彈簧。這彈簧用的鋼鐵,需要韌性特別好的,我們現在的鋼鐵,弄出來的彈簧,效果差了很多,連帶也影響了強弩的效果。
至於這元戎弩,又叫連弩。現在我們仿製的元戎弩,連發沒問題,但是不宜過快,而且用過一段就容易壞,損毀比較快。大概連發兩千箭左右就要壞了。而益州的連弩,可以連發上萬箭左右。據我們分析,重點跟上弦元件有關。”
“剩下的呢?有沒有進展?”
“這個千裡鏡,目前我們這邊尚無能為力。主要是我們做不出這麼透明的琉璃。這種琉璃,在益州被稱為玻璃。我們問過所有的工匠,都表示實在做不出這樣的琉璃,更不要說再打磨成這樣的形狀了。
想要弄出這千裡鏡,只能派人去成都了。”
“不是剛剛弄到了兩顆手雷嗎?那個東西研究的怎麼樣了?”
“回丞相,實在慚愧,那東西扣合的非常緊密,目前還未能開啟,還不知其內部具體有什麼機巧,仿製就更無從談起了。”
“還是要抓緊研究,研究出來了,重重有賞。”
“照這樣看,劉璋方面的主要兵器,我們都有所瞭解和研究了。現在就是對劉璋剛弄出來的踏弩和手雷還沒什麼頭緒。這兩個都是劉璋方面的最秘密的兵器,想來我們也不可能那麼快就能研究明白的。”郭嘉在旁邊開解道。
“我們還是得加大用間,讓成都方面多多蒐集相關的資料,否則只是悶頭研究,速度慢還效果不好。”程昱道。
“嗯,仲德提醒的很對。自己悶頭幹還是比較慢,還是得偷師才行。這個,仲德,你就多多費心了。”
“諾!”
“大匠,這強弩和連弩,我們是否可以大量生産了?”
“回丞相,可以。”
“奉孝,此次出兵徐州,你覺得有沒有必要裝備一批?”
“這個,嘉覺得暫時不宜裝備使用。”
“為何這麼講?”
“這些兵器,劉璋軍的風格很明顯,一旦我軍開始配備使用,必然就會引起劉璋的警覺。不如我們暫時當作秘密武器好了,關鍵時刻再拿出來使用,定能收到奇效。再說了,呂布已經是強弩之末,不值當為了他而暴露我們的秘密。”
“昱附議。一旦劉璋知道我軍出現大量益州的仿製兵器,必然會懷疑其內部有奸細,定然會大規模徹查,很可能就會損及我們在益州的經營和佈置。為了一個呂布,確實是得不償失。”(未完待續。)手機使用者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