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而處,若我們是劉璋,怕就不是行文過來求租借這麼簡單了,而可能就是直接搶了。老夫最近靜下心來,仔細研究過劉璋,老夫倒是覺得劉璋此子,外間雖傳以瘋子之名,卻是行事頗有脈絡可循。看似不講理,其實倒是個喜歡講理的。
劉璋求借扶風,目的是平定西涼。若我們不準,必遭涼州百姓唾罵,這其實是劉璋小兒給我們下的套。他是先禮後兵。若我們拒絕,不但挨罵,而且劉璋隨即就有了理由,直接出兵搶了扶風。如今虎豹騎精銳都去了兗州,我等並無多少可以跟劉璋討價還價的本錢。
而且劉璋此次二次出兵涼州,聽說是積蓄已久,準備充分。據報其還準備了專門對付重灌騎兵的神秘武器。
這種時候,我們也只能忍了,讓劉璋去和西涼馬騰韓遂去鬥去。若真有兩敗俱傷的時候,我等再出手也不遲。”
“兗州局勢其實已經平靜。呂布陳宮逃亡徐州,兗州已平。奈何父親大人又來信說,北邊袁紹勢大,不可不防;東邊有徐州劉備,如今又加上呂布陳宮,不得不除;南邊劉表張繡也不安穩,淮南袁術也不時搗亂。虎豹騎在兗州肩負重任,須臾不得離。又告誡我等,不要惡了益州,引得劉璋因此而東顧。只管隨了劉璋去關西折騰,只要我等謹守住長安即可。昂就是想有進取之心,也難以有所作為。”
“子脩若是有意插上一腳,不如引外援為助。”
“先生此話何講?”
“自漢中以皮換糧以來,涼州和草原勢成水火,涼州但凡有些勇武力氣的,多有深入草原,盜、搶、獵草原之馬牛羊者不可勝數,草原牧民深以為害。而且,匈奴人原本就與劉璋仇怨極深。左賢王呼廚泉上次差點死於高平,而右賢王劉豹當場身死,現在劉璋又弄出個假劉豹出來,其想控制草原匈奴之心,昭然若揭。所以,我們只需書信一封,匈奴人必定南下,必得要趟一趟這趟渾水了。
這豈不比我們自己出手,要強上很多。”
“妙極。如此一來,等到三方你死我活之時,或許有我們渾水摸魚之良機。既然如此,看來這扶風我們只能是借了。”
“借肯定得借,劉璋氣勢洶洶而來,我們也只能借了。不過還是要讓劉璋小兒立下正式文書字據,有字據在手,日後咱們即便打不贏手上的官司,也得打贏嘴上的官司。”
天水。
馬騰韓遂等幾天前就獲知劉璋要二次大舉出兵涼州了。
馬騰韓遂等人,一面安排人詳細打探虛實,一面緊急商議對策。
等到劉璋三路出兵的命令一下,馬騰韓遂這兩位西涼老軍閥,也被劉璋的大手筆嚇住了。漢中有兵三萬,劉璋直接出動兩萬五千人,幾乎是傾巢而出。而且是三路出動,看架勢是想要以犁庭掃xue,耙子摟草的方式,準備將西涼的軍閥盜匪一網打盡了。
看劉璋這架勢,這次是要不死不休了。
“兩位大人,劉璋此次來勢洶洶,我等不如暫避鋒芒為好。”韓遂部下成宜建議道。
成宜是韓遂手下,八健將之一,為人多智,有智將之稱。
“若是一箭不發,直接退走,是不是會被天下人恥笑?”馬騰皺眉道。
雖說劉璋舉大軍來犯,然而再怎麼說也不過才兩萬多人,而馬韓聯軍,再加上羌氐等胡人,怎麼也有十多萬了,直接被兩萬多人嚇跑,太丟人了。
“壽成,無妨。我軍都是騎兵,距離對我軍來說,不是問題,但對劉璋來說,就是大問題。劉璋都是步兵,戰線越長,其補給越困難。我意也是,不如先避其鋒芒,等到敵人戰線一長,我軍再抓住戰機,迅雷一擊,擒殺小賊。”
“聽說劉璋專門為了對付重灌騎兵,研製了秘密武器踏弩,不若我軍先選其一路,跟劉璋鬥上一場,先探探虛實再說。”馬超建議道。
“探什麼虛實?若是敗了,挫動三軍銳氣,到時候就會一敗塗地,一敗而不可收拾。既然要退,不如就大踏步的退,就如成宜將軍和義父所言,暫且避其鋒芒。據某所知,劉璋軍的踏弩是類似床弩之類的重兵器,距離一遠,料想其必定運送不便。不但是兵器輜重,還有糧草補給等。而且,新佔之地,劉璋必得分兵把守,到時候,其力勢必會越來越弱,必有我軍可趁之機。”(未完待續。)手機使用者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