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細看時,發現是一支弩箭,不過比尋常的弩箭要短很多。皆不知道郭嘉的用意何在。
郭嘉看了一眼眾人,“這是劉璋的新軍用的弩箭,這個就是那個龐龍給嘉送行射的那一箭。此弩箭的規制和大漢軍中的制式頗為不同。嘉以為,劉璋平南蠻,輕松底定,實賴此物良多。”
“喔,還有此等事,拿過來,某細觀一番。”曹操一聽就興趣來了。
郭嘉隨即把弩箭送到了曹操的手中。
“好像確有很大不同,具體如何,奉孝且細細道來。”
“諾。劉璋平南蠻,外間皆紛傳不一,但無一例外是大勝,而且傷亡甚微。彼時嘉就甚有疑惑,直到意外得到此箭,才有所釋懷。當日,那龐龍兩人離我怕有百步之遙,一箭飛來,不但擊飛了嘉頭上的發簪,更削落了數綹發絲,而箭矢的餘威仍勁,沒入道旁土中不見。此是嘉命文則將軍,派人從土裡挖出來的。以此可見,當時的一箭之威。”
“一箭之威,強橫若斯?”曹老大看著手裡這個小東西,明顯的很不相信。
“嘉當日逃得一命,也是那龐龍留手,放了嘉一馬。想來他可能是怕劉璋父子怪罪於他。不過,因此嘉才知道,劉璋南中大勝,必是因弓弩強悍犀利,一戰而勝。主公可召來能工巧匠,仔細參研,說不定可為我軍之助益。”
“善,大善!來人!”
說著,曹老大就讓人去找了兵器匠作的工匠過來。很快,就有一個工匠模樣的漢子被領了進來,一進來就朝上施禮。
“免了免了,大匠無須多禮,叫你來是想讓你看看這弩箭有何不同?”說著,命人將弩箭遞到了工匠的手中。
那漢子接過來,上下前後仔細看了半晌,這才向上稽首:“回大人的話,此箭非是漢軍規制。入手略重,尺寸較正常的尺寸短,箭簇鋒刃為鋸齒狀,箭桿粗細均勻,箭桿尾端有對稱的槽痕,使得箭尾呈不太明顯的十字翼狀。”
眾人聽得也不甚了了,大家也不太懂這些兵器上的細節。
“大匠,你只需說說,這弩箭比之現在我軍中的弩箭,優劣何在?你等可否加以仿製?”戲忠比較關心軍務,直接問出了大家的心聲。
“回大人,據在下之見,箭簇鋸齒狀,則其穿透力強,尺寸短卻又較重,這個有點兒矛盾,通常尺寸長的弩箭,都是用在強弓硬弩上的,按這個重量應該是強弩的弩箭才對,不過強弩的弩箭不會這麼短的。尾部十字翼狀,應該準度很高。這種弩箭仿是可以仿,不過有兩個問題。”
“什麼問題?”曹老大急忙問道。
“通常我等製作弩箭,都是按照軍中自有的規制,若是仿此的話,首先要改工序,比如這鋸齒狀箭簇,還有尾部十字翼狀,要增加工序,時間上就會比較長。比如,原來製作一支弩箭一刻鐘,現在可能就要兩刻鐘。再有就是,這弩箭是和弩機配套的,就是仿製出來也用處不大,需要相應的弩機才行。”
“你的意思是,我軍仿製這種弩箭沒用嗎?”戲忠有些失望。
“在下的意思是,完全仿製沒有意義,因為這種弩箭必然是和弩機配套的。”
眾人聽了,都是一陣失望。
“大匠,既然完全仿製無甚用處,那是否可以據此參照改良一下我軍的弩箭?”郭嘉繼續問道。
“改良是可以。這種鋸齒狀箭簇,我軍軍中本來就有,一般是強弓用的破甲箭,因為鋸齒工序耗時比較長,所以其他箭支用這種箭簇的很少。再有這個十字翼尾,應該是做平衡用的,類似於普通弓箭上的箭羽。弩箭不用箭羽,用這個十字翼倒是很別致。這個十字翼,像是透過某種東西壓製出來的,這麼對稱,仿製起來難度不小。”
“既是如此,且按我軍軍中的弩箭尺寸,先改良一些出來,試試效果再說。”曹老大最後定調。手機使用者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