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系統,相對要複雜很多。
首先就是要修水塔,學府和成都府衙,各修了一個,府衙的水塔負責整個成都城內的供水。當然輸水管道通達的地方。水塔需要抽水系統,蓄水系統,供水系統。【】抽水系統,透過翻車,將井水抽到高處的水塔上,水塔上修了個蓄水池,抽上來的水都倒入了蓄水池。蓄水池採取了幾個簡單的淨水措施,包括沉澱、過濾等簡單的淨水措施。供水系統,則是透過管道,把水供應到用水的人家。
然後就是輸水管道。因為採用了焦炭煉鋼,所以蜀郡的煉鋼水平大為提高。另外,工科院採用了劉璋提議的,螺紋套接技術,使得輸水管道最終得以聯結到千家萬戶。中國古代,以前的套接技術,主要是用楔入的方式。是劉璋首次將螺紋技術引入了過來。當然,螺紋不僅僅用到了管道套接,還有螺絲,螺帽,螺絲釘等,當然,最重要的還有齒輪。由於有了螺紋技術,機械設計方面,就更為靈活,工科院的機械設計能力得以突飛猛進。也是因為這個螺紋技術,才有了管道輸水系統的出水端的,水龍頭開關。
再有就是健全蜀郡的三級教育系統。這個目前也推行的差不多了。各個鄉裡皆建了蒙小)學,以啟蒙教育為主,收錄的都是幼童。在縣裡建了縣中)學,收錄的是各鄉裡學習優異之學生。再往上就是成都學府,學生也將會從各個縣學錄取。三級教育系統的健全建立,等於是正式把文化教育納入了官府的工作範圍之內。
有了健全的三級教育系統,以後蜀地再不會擔心人才鏈的問題了。
其實,歷史上的三國魏蜀吳之中,蜀國偏居一隅,到了後期,不管是文還是武,人才方面都出現了斷層,都無法和魏吳相抗衡,以至於有蜀中無大將,廖化充先鋒的說法。尤其諸葛亮死後,除了姜維能獨當一面外,餘皆碌碌。而姜維也不是出自蜀中。
武備的方面,也有不少進展。
自從劉璋平定南中以後,新軍聲望大漲,前來報名當兵的絡繹不絕,加上劉璋在南中的時候,又招了不少蠻人勇士入新軍,如今新軍已有五千,南中一千,蜀郡四千。
無當飛軍也多了一倍,兩百人了。
所以會有這麼多成績,最主要還是錢糧券的發行,以及商法試行,還有聯行運作的良好。如今的成都,由於聯行的運作,相當於一個巨大的商業公司,甚至可以說是商業帝國。因為,整個聯行的後盾,是成都學府的各個科研院,還有成都府衙這個行政資源。
成都府衙也是聯行的幕後推手。
府衙上馬的大量工程專案,給整個蜀郡也帶來了勃勃生機,大量的農閑的農民,可以出來務工,不但帶動蜀郡的基礎建設,也提高了農民的收入。
整個蜀郡進入了以基礎建設帶動産業發展,進而拉動商業需求,促進消費需求的快速發展通道。
除了蜀郡自身的發展以外,由於劉璋新政的輻射作用,也帶動了周邊郡縣的發展。也因此,劉璋在蜀地獲得了巨大的政治資源。這個政治資源,主要是人望和民心,至於錢財,劉璋大部分都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本身自己所獲甚少。用費氏的說法,就是劉璋如今缺乏一個內宅的當家人,弄的內宅和府衙之間的財務不清晰,攪和在一塊了。
費氏說的這個問題,也不是沒有道理,不過劉璋眼下也沒有額外的打算,肉多也是爛在自己的鍋裡。劉璋也知道這樣公私不分不太好,但是眼下他也沒精力去分那麼清,另外也缺乏可用的商業人才。本來商業人才就稀缺,更不用說,用來管理內宅的商業人才了。劉璋自己不是那塊料,阿奴也不是那塊料,至於那個西涼的馬大小姐,若是嫁過來的話,估計也不是那個料。
至於南中,因為引入了蜀郡外來的支援,經濟民生已經開始大為改善。另外,成都府衙南中分校業已籌建,並且已經開始在南中進行大規模的掃盲活動。
ps:資料很差,收藏很不理想,求來點兒動力,求收藏推薦打賞
ps:建立了個書友群4267,喜歡本書的朋友可以進來一起討論手機使用者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