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想改變什麼?能改變什麼?
整個天下,整個世界都是如此,個人的力量太渺小,能改變什麼呢?
就如郭嘉說的,亂世之中,劉璋這樣的,絕對比不過曹操這樣的,絕對沒有曹操活的長久。亂世之中,講的是機變通權,憑的是手中刀劍麾下猛士,而不是什麼道德公義,更不是什麼律法。
劉璋太天真了。
根本不適合在亂世生存。
這樣的人,也許會是個好朋友,但絕不是個好主公。
郭嘉從一開始,從兩年前的英雄會,就不看好劉璋。一直不看好。
自董卓死後,各地愈來愈呈諸侯割據之態,至初平四年,各諸侯間紛爭加劇。
其時,天下主要勢力有:冀州袁紹、幽州公孫瓚、河內張楊呂布、平原劉備、兗州曹操、徐州陶謙、北海孔融、淮南袁術、益州劉焉、荊州劉表、西涼馬騰韓遂、交州士燮、丹陽孫策等。還有就是挾持天子的李、郭等西涼鐵騎,以及黃巾殘部如張燕等。
各勢力間,經常你攻我,我打你,再也談不上和睦和秩序了。至於大漢朝廷,甚至袁紹這個關東諸侯的盟主,都對各個諸侯,逐漸失去控制,天下分崩離析之勢勢不可擋。
在這天下大變,局勢惡化的時候,還是出現了一點點小的有意義的變化,因劉璋而出現的變化,就是,初平四年春,各地的報紙,如雨後春筍一樣,開始漸漸的出現在世人面前。
先是冀州的袁紹,出了一個《大漢公報》,緊接著曹操就出了個《漢風》,隨後各種名字的報紙開始陸續出現,甚至西涼還出了個《西風》。
報紙雖然掌握在各個諸侯手中,成為各諸侯想要操控輿情,以及為自己塗脂抹粉,攻擊謾罵對手的重要工具,但是也為廣大百姓瞭解時局發展,掌握時局動態,提供了以前沒有的渠道。
而其中,最受歡迎,最被信任的,還是劉璋的《大漢新報》。一來,大漢新報有先發優勢,先入為主;二來,大漢新報走的是低價傾銷策略,幾乎等同於白送;三是,內容新穎,觀點犀利,而且文字淺顯易懂,材料詳實,論據充分。不像其他報紙,若是攻擊評論某人某事,往往華麗麗的假大空,又或者用詞艱澀難懂;最後就是形式多樣,內容有趣,思想前衛,引人深省。由不得你不看,由不得你不愛看。
總之,是百報爭鳴,大漢新報一枝獨秀。
劉璋的大漢新報,是劉璋自穿越以來,一直苦心經營的一個東東,從採風、撰稿、編輯、排版、印刷、渠道分發、終端銷售,每個環節,都已經成熟成型,自然不是其他人,一時三刻弄出來的類似黑板報之類的東東可比。
可惜的是,目前大漢百姓識字率過低,造成了大漢新報空有其名,沒有其實。否則的話,單憑一個大漢新報,劉璋就能呼風喚雨,號令天下了。
就在劉璋在報上大罵曹賊殘暴不仁,濫殺無辜的時候,曹操手下的隨軍謀士,郭嘉戲忠等,也在勸曹操停止殺戮,退兵兗州。
“主公,如今陶謙龜縮不出,我軍業已為主公雪恥洗恨,不若就此罷手,回歸兗州休養生息為要。”
“奉孝,你不是說過,亂世以力為尊,如今老夫就是要讓世人看看老夫的力量,免得隨便來個蟊賊,都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亂世以力為尊不假,但是如西楚霸王者,攻必克戰必勝,又能如何,最後還不是落得個烏江自刎。亂世之中,武力自然是必不可少,但是仍需得有根基為依託。如今兗州,內外交困,民生凋敝,民心不附,實不宜長期窮兵黷武。”
郭嘉一番話,說的曹操臉色鐵青,很是有些不高興。
ps:資料很差,收藏很不理想,求來點兒動力,求收藏推薦打賞手機使用者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