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作為皇帝,是個失敗的皇帝。
他丟了祖輩給的半壁江山。
可是建文帝又是個幸運的皇帝。
縱觀這片土地的帝王們,有失敗被殺,有國破被俘,也有被逼不得已自盡的。
可建文帝能在花甲之年丟了半壁江山,卻還好好的南下又做了二十年皇帝,就著實不易。
當年的盛京城,還算是歌舞昇平,富貴榮華。
就在北方已經失落了豐水城,甘泉洲,泉城,以及原本的西羌也自立成為西羌國。而建文帝也並未拿出有效的方法來扭轉這一切。
而那時候,建文帝也不過四十餘歲。
直到塔族人將江畔收入囊中,已經威脅到了盛京城的時候,建文帝才恍然大悟。
而那一年,建文帝五十五。
大晉並非到了窮途末路,其實銀子不缺,兵馬不少。可是因為皇帝不作為,就算是將士們想要浴血奮戰,可惜不是因為調配不及時,就是糧草不及時。
北境城一戰,大晉三十萬將士被塔族人七萬人全殲。
對於大晉來說,是一次災難,也是直接導致丟失了國度盛京城的導火索。
一年後,江北丟失,在一年,塔族人就兵臨盛京城下。
危急關頭,盛京城幾度受不住,南方將士來不及趕回來。
而建文帝,初春時候南巡,根本不在盛京城。
建文帝不肯回京,也不許太子回京。如寧家之流,寧則禮是有本事的,自然早在盛京城無恙的時候,就將家小送去江南。
多得是臣子這麼做。
皇帝不在京城,太子也不在京城,那大晉重兵自然也不可能在京城。
於是,盛京城中留下的七位皇子,六位公主,以及無數的宗室們,以及官職不夠不能隨駕的官員,還有那一城的百姓們,在奮力抵抗了一年零三個月之後,終於還是丟失了盛京城。
後世詩書記載中,那一日天邊火光漫天,城中鮮血遍地。
到處都是哭泣的百姓。而宗室王公,盡皆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