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韓娛之愛上允兒> 第五十四章 別了,五臺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四章 別了,五臺山 (1 / 2)

15的月圓夜,樸凡方明白《珈藍經》的奧秘。經智善注釋的《珈藍經》,誠然就是一部武學寶典呀!他這個時候,才體會智善的良苦用心。

而智善傳授樸凡《珈藍經》這事,自然瞞不住普化寺的一眾僧人。這事自然傳到了智因耳中,初時智因還頗為高興,只是後來知曉樸凡是個韓國人後,卻又不一樣呢。

智因頗為鬱悶,樸凡這廝說的一口地道中國話,如不是他親說自己是韓國人,誰又能相信呢。

“師兄呀,壞事了哦,你不知道,那小子是個韓國人。”智因火急火燎的來到智善的房間。

“這事我早知曉了。”智善很淡定的道。

“不會吧,師兄呀,這《珈藍經》中的注釋是你多年的心血,怎麼可以傳給一個異邦之人呢。”智因糾結的道。

“師弟,你著相了。佛曰,‘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見諸相非相,方見如來。”智善長聲道。

智因恍然大悟,靈臺空明,向智善還未言語,就忙去參悟剛剛所得的。

佛法就是這樣平凡與不凡,平凡在只幾句佛理就能讓人靈臺空靈,不凡在許多人究其一生難入門檻,這就是那佛渡有緣人呀!

其實半島的韓和中原的韓其實是同源的,都出自韓城。而韓城之“韓”恰恰來自韓族人之“韓”,可見,韓國國名取子韓族族名,而韓族是東夷的一個部落,所謂“夷”是我國古代華夏族對於邊民的統稱,所謂東夷、西狄、北戎、南蠻。朝鮮半島上的“韓族人”與我國歷史上的韓國人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如此看來,韓國的歷史值得商榷。說不定,韓國人的祖先還是華夏人呢。

隨著呆在普化寺時間漸長,樸凡愈發對那老僧好奇,在那個世界,他對普化寺也是頗為熟悉的,他記得普化寺中的每個人,但他的記憶中沒有兩個人,一個是清風,一個便是智善。

後來他從清風打聽到智善的訊息。說來,這智善完全是個奇人,沒有知道他的年歲和事跡,也無人知曉他在那個房間待了多長時間。只知道,智善被方丈稱呼為師兄。不過,這智賢身為僧人,卻精通觀星術,對星象頗有研究。這智善從不向世人開講佛法,只是每月的第一天的清晨,他會給寺廟的僧眾講兩個時辰而已。

如此奇人,實是樸凡兩世為人,第一次遇到。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樸凡的sc之行也提上了行程。

4月最後一天黃昏的淩晨,清風在寺廟前,看樸凡的身影的漸漸淹沒在下山的人潮中,頗為不捨。

智因不知何時來到他的身旁,“清風,怎麼捨不得嗎?這小子,不是想帶你去滾滾紅塵走一回,為何不隨他去?”

“雖然我捨不得大哥哥,但是我更捨不得師父呢。”清風露出小虎牙笑道。

“佛曰: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清風,你著相了呢,去,給我抄寫《金剛經》十遍。”智因小施懲戒。

“師父,能不能只寫5遍呀,10遍真的好多呀。”清風睜著大大的眼睛道。

“你說呢。”智因假裝生氣道。

“好吧,師父,不過你得通知廚房阿姨給我留飯呀!”清風這話剛說吧,就如疾風般小跑去了。

這讓落在後邊,吃了冷風的智因的哭笑不得。

其實,清風一點也不怕智因懲罰,只因從小到大,智因的懲罰總會只實行一半。如果這次不出意外的話,等到一兩個小時後,智因定會去他房間尋問抄寫的如何呢。如果清風沒完成的話,少不得,要被智因嘮叨,但是不用再繼續寫了哦。

站在山腳下,樸凡望向藏於五臺山中的樸凡,低語道:“別了,五臺山。”樸凡坐在t縣開往jx省會南昌的客車上,雖是眼往車外,心神卻回到昨天這個時候。

“智善大師,我來歸返《珈藍經》。”樸凡在智善的房外道。

“施主,進來吧!”智善道。

樸凡奉上《珈藍經》和一張洋洋數千字的宣紙,且道,“多謝大師借閱寶典,這是我結合《珈藍經》注釋中的運氣方法,寫出的引導月華之氣的法門,今想贈與貴寺,還望大師收下,另想大師給這套功法起個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