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老太太才聽說,是那李氏,對自己的小兒子哭訴,說老太太派了一個嬤嬤去貼身管教她。
她一個主母連府裡的事情都不能做決定,就是喝水還得看嬤嬤的臉色,說的哭哭啼啼的,好不可憐。
就這樣楊昭才怒氣衝衝的把嬤嬤送走,交到了老太太手裡,有了上面的一番對話。
以後西府裡的任何事情,老太太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再也不管了。
夢紫出生之後,老太太才又重新擔心起西府裡的事情了,就怕好好的一個嫡出的女孩兒,生活在那樣的一個糟心環境裡,隨了她的母親。
剛好宮裡的昭儀娘娘傳了話來,說太子欲從楊家選一個姑娘做公主的伴讀。和老太爺一商量就把夢紫帶到了公主面前,沒想到和公主一見如故,正合了公主的眼緣。
這就讓老太太放心了,進了宮,李氏就夠不著夢紫的教養了,公主養在昭儀娘娘膝下,這樣夢紫相當於也是長於昭儀娘娘之手。
沒想到竟然就因為這樣李氏就對所有人懷恨在心,包括長大後和姑母還有祖母感情深厚,就一併不喜了。
“老太太,二老爺,他沒事吧?”
如意扶著老太太站在書房外的拐角處,看著楊昭在痛苦,又沒有絲毫上前的意思,如意擔憂的看著二老爺。
“沒事,不去管他,昭兒也不小了,該學著長大了!”
說完老太太沒有一絲猶豫,回了自己的上院。
自己的大兒子,老太爺對他的要求頗為嚴格,從小就要求他讀書明禮,要求他科舉進仕。
時候老太爺還不是丞相,大兒子跟著自己和老太爺四處輾轉為官。
見過百姓的疾苦,自己也吃過苦,長大了,性格穩重,為人端方正直。只是老太爺一貫期望的樣子。
但是小兒子從小聰明伶俐,長的也是眉清目秀,非常的討人喜歡。老太爺從小就寵著小兒子,她說大兒子按照自己的要求成了才。
是作為孩子,卻不能時常在自己膝下承歡,不禁讓老太爺有些遺憾。
所以自己的小兒子,老太爺並沒有太多的管束,他不喜歡三四書五經,科舉八股,好,那麼老太爺就讓他學習詩文,跟著名師學習琴棋書畫。
小兒子確實也沒有負老太爺的心血,漸漸的成了有名的才子,又因為長得風流倜儻,話來說就是此子有魏晉名士遺風。
唉,偏偏就有老太爺當年的口頭婚約。
自己不是嫌棄李氏的出身,而是李氏真的沒有大家風範不說,盡學了一身的小家子氣不說還有滿滿的白蓮花氣息。
長得楚楚可憐,動不動就眼含淚珠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