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火炮,這次暴露之後蕭銘是不可能獨吞的,這一點他看的很清楚。
因為即便是蕭文軒此時也不會保持淡定,必然想要裝備一隻火炮部隊,對金帳汗國保持威懾,同時在談判桌上才會有底氣。
而且這火炮事關國家大義,蕭銘固然功勞很大,但是這件事犯了錯,依然會被萬人唾罵,這對他封地的發展十分不利。
所以和展興昌,龐玉坤,牛犇等人商議之後,蕭銘決定不給技術,只賣火炮,如此一來,大義上說的過去,足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同時,自古以來什麼最賺錢,當然是賣軍火。
這火炮賣出去之後,附加火炮的炮彈,火藥都是消耗品,後續火炮的維修保養這也是錢。
軍工坊實現盈利,他有了錢才能持續升級工業技術,購買材料,研發其他武器裝備。
而且這些北方的藩王買了蕭銘的軍火以後對蕭銘必然有所顧忌,畢竟蕭銘一個不高興不賣了,他們還不發瘋,畢竟此時的禁軍肯定首先裝備了火炮,對他們來說這將導致軍事平衡被打破。
一言而畢之,等於蕭銘捏住了他們的命根子。
不過蕭銘也不傻,他肯定不會將同等威力的火炮賣出去,和現代的軍火銷售一樣,他肯定會搞出一個外貿版的火炮以保證自己的軍事優勢。
比如他的火炮射程是三裡,賣出去的火炮射程只需要一裡,二裡就行了。
等他的火炮射程和威力進一步提高,他再將三裡的賣出去。
而不斷升級的火炮,也必然會引起新一輪的購買,從而讓他財源滾滾而來。
一路上談著火炮的問題,四人到了承慶殿中。
此時還未到朝會開始的時間,大臣們三三兩兩聚在承慶殿中說話。
蕭銘的到來立刻吸引了大臣們的注意,不少武將立刻蜂擁過來和蕭銘寒暄。
這裡面不少將領蕭銘都不認識,但還是一一回禮。
“賢侄,賢侄!”
蕭銘正在和一眾武將寒暄的時候,忽然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接著蕭銘便看見一個胖子擠了進來,不是別人,卻是魏王。
“賢侄呀,我在這長安城可等你多日了。”魏王上來使勁拍了拍蕭銘的肩膀,模樣親暱。
蕭銘被魏王拍的肩膀生疼,此次滄州大捷蕭銘是首功,這魏王也沾了光。
他已經聽馮德水說了,魏王將提供煤鐵,硝石等物資的事情全都上書告訴了蕭文軒,字裡行間請功的味道濃鬱。
所以現在魏王最想見到的就是蕭銘,生怕蕭銘在朝堂之上不配合他。
其實,昨天的時候他就想拜會蕭銘,奈何蕭銘一直在宮中,而蕭銘回來的時候,長安城已經宵禁,他倒是不方便出來了。
“三皇叔,若不是昨天耽擱了,我正想去拜會三皇叔,此次滄州大勝多謝三皇叔的糧草支援。”蕭銘對魏王的心思自然一清二楚。
滄州守住了,下面他就要搞經濟,大發展,這和魏王套套交情也是必要的。
雖說彼此恨得要死,但是表面上的和睦還是要做的,畢竟誰願意和銀子過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