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漫長的冬季漸漸離去,春天的暖意開始洋溢在青州的每一個角落。
氣溫回暖,萬物複蘇,而青州也似乎活了起來一般。
去了青州大營發軍服之後,在蕭銘透過府衙發布了一條訊息,這條訊息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
“青州要修水泥路了,據說坊間的街道都會鋪上去,而且東市和西市更是改造的重點,這一過年,齊王的手筆可不小呀。”
青州城民坊一間精緻的宅院裡,老管家正在向郭鑫源說著今天《青州日報》上的新聞。
“水泥路?就是我們在工坊區見過那種水泥路?”郭鑫源說道。
他本是長安的商人,但是自從用了全部家當在青州建了五個肥皂坊,便在青州買下了一處宅院,同時申請了青州戶籍。
青州的規定,凡是在青州投入十萬兩白銀便可申請青州戶籍,從此在青州定居。
一開始,他還有些忐忑,不過自從青州又出來玻璃和鏡子之後,他就感覺出優勢了,因為生活在本地,他每天早上都能去商會門口排隊拿下當天出售的鏡子和玻璃。
然後他又能拿這些鏡子和玻璃轉手賺取銀子,一個冬天的時間,他倒是賺了不少銀子,自此他便對青州人這個身份心安理得了。
“可不是,這種路可硬的很,要是在上面摔上一跤,可不把骨頭給摔斷了。”老管家心有餘悸,上次去進貨的時候摔在路上,可把他疼死了。
郭鑫源眼睛咕嚕嚕亂轉,水泥路雖然硬,但是下雨之後裡面依然暢通無阻,十分適合馬車和人趕路,運貨。
若是這整個青州城都鋪上水泥路,青州的面貌必然會大大改觀,不會出現一下雨,滿城都是爛泥的情況。
想到這個,他倒是有些期待。
不過他更關心是如何修,於是繼續問道:“上面還說什麼了?”
“還說府衙會招收壯丁參與這次青州道路的建設,還會發錢。”老管家回憶著。
郭鑫源的眼睛一亮,他說道:“這就是賺錢的路子呀,整個青州城都鋪路,這麼大的活計可需要不少銀子,咱在定居青州可真是對了,處處是賺錢的法子,走,咱們這就去見龐長史,問問這事兒。”
青州府衙。
蕭銘和龐玉坤正在說修路的事情,冬天太冷,這路是沒法修的,因為水泥會被凍壞,所以滄州的工程在冬天的時候都停下了,他可沒辦法搞出水泥防凍劑。
現在天氣漸漸暖和了,這市政建設就要上馬。
一個城市的風貌對吸引外地富商很重要,創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是吸引富人定居的前提,自古至今從來不變。
所以,對青州城的改造他很重視,這是商業建設重要的一環。
“龐長史,商人郭鑫源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