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為這些富裕的工人,他這個小酒館才能每個月給他帶來二十金龍的收入。
而對於這些工人之間的相互較勁他也習慣了,畢竟這裡的工廠眾多,每個工廠的工人都很自傲。
眾人正吵吵鬧鬧的時候,忽然酒館門外的道路上傳來陣陣整齊地馬蹄聲,眾人向外看去,只見大批穿著銀色胸甲的騎兵穿梭而過,為首的一個將領劍眉星目,披著紅色披風,身上有一股彪悍的氣息。
“這個是騎兵軍團的軍長戚光義吧?”一個工人認出了為首的將領。
“看來這次真的要打仗了,對付蠻族還得靠騎兵,這步兵腿短,追不上四條腿的馬。”
另外一個工人說道。
酒樓外,戚光義也在打量著工業區和沿路的工人,自從駐紮在饒州,他有一年的時間沒有回來,此次回來青州又多了一些變化。
他回來的路上基本上是走在寬闊的水泥道路上的,這些年朝廷一直沒有停止修路,青州府四通八達的道路網基本上成型。
而隨著道路的完善,穿梭在道路上的馬車也多了起來,這都是透過馬車將貨物運輸到目的地的商人,偶爾他還能看見一些人騎著腳踏車趕路。
除此之外,最為明顯是百姓身上的服飾了,雖然不少百姓還穿著打補丁的衣服,但是更多的百姓穿上了幹淨漂亮的衣服。
一邊欣賞著繁榮的景象,戚光義一邊催動戰馬向青州城而去,這次他奉命回朝。
從饒州出發坐蒸汽機車到了滄州,奈何這時蒸汽機車出了故障需要維修,為了趕時間,他直接騎馬沿著曾經的驛站到了青州。
進了城,戚光義的眼睛再次收縮了一下,和一年前相比,現在青州城內騎腳踏車的人越來越多,幾乎滿大街都是。
再次感慨了一下青州工業的繁榮,他不敢再耽擱時間,直接到了皇宮。
禦書房中,蕭銘已經在等待戚光義。
北上討伐蠻族在即,牛犇和羅權已經召集了八萬步兵,加上戚光義率領的六萬騎兵,他們將以十四萬人兵力進攻金帳汗國。
不過在這次的戰役中他相信騎兵依然要扮演重要角色,雖然他的漢式步槍和近衛火炮足夠優秀,但是沒有騎兵在草原的機動優勢,這些兩腿走路的步兵是無法追上蠻族騎兵的。
正因為如此,他這次才特意召集戚光義過來。
其實這次的北伐行動不是因為蠻族牛犇和羅權的心願,而是他籌謀已久的一次戰爭行為,不然他對於戰爭就過於兒戲了。
為了削弱來自北方的威脅,他需要主動出擊,一個沙俄足夠他頭疼,如今再加上一個金帳汗國,大渝國北方是無法安穩了,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威脅近在咫尺,而不是像英國和法國一樣遠在萬裡之外。
“吾皇萬歲,末將戚光義參見皇上。”
見到蕭銘戚光義躬身說道。
從椅子上站起來,蕭銘走到戚光義面前,雙手虛扶讓戚光義免禮,“此次將你從千裡之外叫到青州乃是為了接下來的北伐,不過在北伐之前,朕有一樣屬於騎兵的武器需要交個你們,想必你一定會很喜歡的。”
“武器!”戚光義聞言,瞳孔收縮了一下,現在他的麾下要求裝備漢式步槍的呼聲越來越高。
此次他正想和朝廷提及此事。
“正是。”蕭銘這時候從桌子上拿起一把槍管稍短的步槍說道:“這便軍工廠以漢式步槍為基礎製造的馬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