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和龐玉坤等文臣立刻躬身應是,他們心中清楚,現在的朝廷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朝廷。
如今朝堂上之上大臣各司其職,負責政務的只管政務,負責打仗的只管打仗,負責律法的只管律法。
所以這次益州府的戰事終究是軍機部的職責,他們需要的只是配合軍機部提供糧草,徵調民夫。
戰事緊急,蕭銘也不再說什麼,給大臣們佈置了各自的任務,他讓牛犇留下來,讓其他大臣散去。
在眾人離去之後,他對牛犇說道:“此次你將裝備新式火器的一萬火槍兵調往益州,殺一殺蠻族的銳氣。”
牛犇神色微動,蕭銘說的這六千人火槍兵裝備的俱都是徵虜火槍,這半年中軍工坊總計向軍隊交付了一萬五千只徵虜火槍。
現在軍中還有一大批火槍在軍工坊中改造,他們準備慢慢給大渝國的軍隊全部裝備上這種遠射程的線膛槍。
“是,皇上。”牛犇重重點了點頭。
他從蕭銘的語氣中能夠判斷出此時的他有多生氣,這益州府本就號稱天府之國,是大渝國的生絲,糧食,茶葉的重要産地。
而且此時馬上就要秋收,蠻族這次一折騰將會拖累大渝國的恢複,也會影響大渝國的對外貿易。
“還有,趁著此次戰事調撥兩萬人駐軍華覺島,朕要讓蠻族知道不只是他們會燒殺搶掠。”蕭銘咬著牙發狠。
這次蠻族的借道突襲打的他一個措手不及,盡管他對吐蕃一直有所防備,也在松州駐紮了三萬收編的冷兵器部隊,但在蠻族六萬騎兵加上八萬奴隸兵的攻勢下,這三萬冷兵器部隊不堪一擊。
牛犇眼神犀利,他說道:“皇上,老臣以為是時候擴充軍隊了,十餘萬的軍隊根本無法防備大渝國廣袤的領土,即便這些軍隊無法裝備火器,使用盔甲和刀劍也是好的,否則松州之事將不斷重演。”
蕭銘眉頭深鎖,這時他深深體會到打下大渝國容易,但是想要守住大渝國有多難。
在世界上大渝國無疑是處在一個戰略地緣最差的環境中,相比英國,倭國這些島國不和任何國家接壤,大渝國的周邊國家林立,最重要的是這些國家還沒有一個是善茬。
為了防止被周邊的蠻夷跑進來打劫一把就走,他必須在大渝國廣袤的土地上建立一圈要塞防備入侵。
所以,只是本土的防禦就將消耗大渝國大量的軍費支出,這也是為什麼歷代王朝都很少遠徵的原因之一,在農耕為本的環境下國內折騰一下就沒錢了,遠徵只會導致更快地衰落。
相比之下英國和倭國則全無這種擔憂,他們根本不需要防禦本土,軍隊只需要用來進攻,而且他們的進攻大多是搶掠性質的。
簡單來說打仗對他們是有利的,越打越富,越富越打。
“那你認為目前大渝國應該維持多少軍隊?”蕭銘問道。
“如果是沒有火器,大渝國至少需要一百二十萬軍隊,現在以老臣來看至少需要五十萬軍隊,三十餘萬用於守土,十餘萬用於征伐。”牛犇緩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