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玉坤深以為然,他說道:“殿下,斐閣老這句話說的極是,也正因為如此朝代更疊,這些豪族依舊活的逍遙自在。”
“龐長史這是誇贊他們的精明,還是諷刺他們的私心。”龐玉坤的話一語雙關,蕭銘不禁笑了起來。
“殿下,這不過是下官的胡言亂語而已。”龐玉坤嘆了口氣,現在他的心情和蕭銘同樣複雜。
六州豪族消磨殆盡,他這四年來處理政務倒是得心應手,不必在和一些豪族打交道,只是現在又了一個魏地,他又得和他痛恨的人見面了。
蕭銘自然明白龐玉坤的感受,只是如果在十三州全面搞出一場針對豪族的大屠殺,恐怕魏地的人口要減少三分之一。
而在他屠殺豪族的過程中這些被逼入絕路的豪族肯定會屠殺百姓,到時候這個數字還會繼續上升。
如果整個大渝國一路殺下來,恐怕大渝國會和東漢末年,隋末唐初一般直接導致全國三分之二的人口損失。
而對於這個代價他是無法承受的,因為西方已經崛起,到了那時候他的封國必然也會折損大量兵力,這豈不是給了外族入侵的機會嗎?
所以最終他才會選擇先妥協再治理的辦法,首先解除豪族武裝,接下來透過普及教育徹底瓦解豪族獨佔教育資源的弊端。
只要底層百姓有了升入朝堂的渠道,豪族便無法控制朝堂,這正如李世民推行科舉一個道理。
“你現在有情緒也得給本王忍著,如今本王要顧全的是大局而不是六州。”蕭銘提醒龐玉坤,免得他到時候犯了以前的臭脾氣。
“是,殿下。”龐玉坤應聲點了點頭。
斐濟此時露出了釋然的神色,他說道:“殿下,這些豪族都到了青州,殿下是不是要抽個時間見見他們。”
“見,當然得見,而且還要風風光光的見,不然如此能讓他們把心安在肚子裡。”蕭銘正色道。
在披上一身龍袍的時候蕭銘的心境就發生了變化,他現在開始想的是如何治理這個國家,如何帶著這個滿目瘡痍的國家和西方列強肩並肩,甚至超越西方列強。
對他來說,這是個艱難的任務,盡管他掌握了先進了科技,但是他掌握了不了每個人的人心。
除了對群狼環視的擔憂,他還在忐忑等待普及教育將會帶來的後果,百姓不再愚昧,這將意味著他們將會積極參與到政治中去。
到時候他的皇權是否會遭受到西方民主政治的挑戰將會是一個未知數,只是他雖然明白卻無法停下腳步。
因為這是一個矛盾的問題,想要帶領大渝國向近現代國家發展就必須開放民智,相反繼續愚民依舊停留在封建王朝。
有時候蕭銘也在問自己能否放下手中的權利選擇讓步,他的答案是不能。
他不得不承認權利是一種讓人上癮的東西,他盡管掌握無數的知識但是依舊不能免俗,而且他深知自己一旦放下權利,下場不是死亡就要牢獄之災,這是必然的。
辛辛苦苦活了第二世他才不會犯傻,他怎麼也得當個終身制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