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這個陳琦一臉的古怪,他說道:“殿下,這火藥罐裡裝著鏽鐵釘我懂,只是塞大便進去是為了什麼?”
“這個說了你也不懂,你只需要照辦即可,現在你立刻抽調出多餘人手填裝火藥罐吧,這樣也能稍稍彌補火炮數量的不足。”蕭銘說道。
陳琦鬱悶地點了點頭,這火藥罐的事情還是真夠讓他詫異的。
說過火藥罐,蕭銘又問道:“投石車如何了?”
“這個倒是已經有三十臺了,我讓張梁借了不少木匠過來,這又是簡易的投石車,速度很快。”陳琦指著隔壁的院子,“現在他們正在那裡組裝投石車。”
這次蕭銘讓器械司製造的投石車射程只在二百米內,而且投石車的個頭很小,方便運到城牆上去。
現在誰也不知道蠻族何時來,他只能加快生産這火藥罐,用數量彌補質量。
到了隔壁的院子中,此時數百木匠正在敲敲打打。
這是一種類似弓箭構造的投石車,一根扁擔一樣的竹子彎在前面,兩側是麻繩,中間是一個類似勺子一樣的東西用來放入火藥罐。
發射的時候只需要拉住勺柄,就和弓箭上弦一樣,鬆手的時候便可將勺子裡的火藥罐射出。
不過即便如此,這也需要三個士兵同時操作。
這種投石車是蕭銘從科技庫中翻找出來的,結構最簡單,為了應付眼前的危機,他不得不依仗這種生産速度快的投石車。
“讓張梁再調撥一些匠人過來,滄州城最少需要五十臺,這幾天滄州城就需要。”蕭銘說道。
從蕭銘的生態和急迫語氣中,陳琦意識到了什麼,他問道:“殿下,難道蠻族來了?”
“恐怕如此,從現在開始必須將城防準備妥當。”蕭銘說道。
陳琦點了點頭,意識到問題的嚴重,他說道:“殿下,馬上第四個鐵模要成型了,下個月底器械司能造出十六門火炮。”
“一共二十六門火炮,希望能足夠應付。”蕭銘苦笑一聲。
以牛犇的口吻,蠻族的三個月,其實能給兩個就不錯了,這就和打拳擊數一二三,還沒數到第三聲對方就出拳一樣。
不過兵者詭道,蠻族若是中規中矩,大渝國的軍隊也不會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陳琦撓了撓頭,這是他最快的速度了,想起了什麼,他忽然說道:“對了,殿下,你讓玻璃坊打磨的玻璃已經妥當了,在我這裡。”
“是嗎?那快給我,明日牛犇就要前往滄州,在這之前這東西必須要給他帶上以便偵查。”蕭銘說道。
陳琦轉身走了出去,不一會兒手裡拿著一個盒子走了過來。
蕭銘開啟,裡面是三對圓形的玻璃,這玻璃中間厚,兩邊薄,正是現代的放大鏡,另外一半則是中間凹陷的凹透鏡。
讓陳琦準備這些自然是為了組裝望遠鏡,不過這望遠鏡並不是兩個放大鏡在一起就夠了,因為如果缺乏稜鏡看到的影象會是倒的。
所以蕭銘採用了一個放大鏡和一個凹透鏡來組裝望遠鏡,這樣看到的影象會是正的。
但是視野相對會窄一些,倍數也會小一些。
對於目前的情況,蕭銘一切追求從簡,而且單筒望遠鏡,這個也足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