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經過高爐煉鐵,坩堝煉鋼,青州的鋼鐵産量大增。
而且科技庫中的鑄鐵炮有現成的知識儲備,他不需要經過大炮發展初期的摸索,而是直接使用成熟的鑄造技術來生産鑄鐵炮。
不過即便如此,一些技術性難題仍舊無法克服,鑄鐵炮的成功率估計也只能是十分之三四。
也就說生産十門炮,只能成功得到三四門可用的火炮,因為鑄鐵炮的炮管很多會在冷卻過程中因為熱脹冷縮而炸裂。
而保證炮管技術的內模水冷技術以現在青州的水平肯定無法實現,至少也得蒸汽機出現之後才能考慮。
正如蕭銘所想,魏王到了青州城自然不會老老實實的,魏王的手下在青州到處打聽青州這些日子“趣事。”
當然這些人得到最多便是豪族的事情,接著便是報紙,玻璃,之類的新東西。
“報紙?有意思。”
這報紙齊王府多的是,魏王很輕松就向蕭銘要了一份看了起來。
蕭銘現在是貼身陪著魏王,盡量讓這個不安分的皇叔安分下來。
與其讓他亂打聽,不如自己把能給他的看的,拿給他看。
“三皇叔要是喜歡,也可以在封地上這麼試試。”蕭銘說道,他現在是再給魏王挖坑往裡跳。
他能實現報紙的發行,那是因為鉛字印刷術,和成熟的造紙技術。
“這個就免了吧,不過和城門口的告示異曲同工。”
魏王也不傻,這報紙上的字跡一模一樣,顯然不是那些書生一個一個抄錄出來的。
這蕭銘顯然有特殊的辦法,不過,他對這個東西倒是不感興趣,對他來說,讓百姓知道這麼多沒有什麼意義。
看了眼報紙,魏王又拿起手邊的玻璃看了起來,“賢侄,這次蠻族南下,對你的生意恐怕影響不小吧。”
青州面臨戰亂,一般來說,商人都會趨吉避害,尤其這些商人大都是個個藩王面前的人。
只是現在青州的生意不但沒有凋零的跡象,而且似乎比以前還要火熱。
這些擔心戰亂的商人想著若是青州淪陷,青州這些商品必然會淪為絕品,反倒是催生了各種商品的價格飆升。
“的確,是不小,這些日子我的青州商會倒是多賺了不少銀子,各種沖抵銀子的糧食,銅,鐵布匹之類的東西也不少,正因為如此,侄兒才敢守一守這滄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