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的路人也是這般想的,生薑三十刀幣一斤,一百刀幣三斤,哪有這麼做生意的?
小廝將男子以及路人的神情盡收眼底,他略顯得意的應道,“客官這就不懂了吧?”
“如今下邑生薑稀少,所購者甚多。”
“因此東家便立下三十刀幣一斤,一百刀幣三斤的規矩。”
“此舉,不是促進向外售賣,而是防止有人一次購買甚多,以至於後面想要購買生薑的人無姜可買。”
“當然,如果真有人願意用一百刀幣購買三斤,小的也無話可說。”
圍觀的路人聽言,俱都恍然,心說原來是這麼回事。
男子反應過來,怒道,“你們這是仗著存有生薑,有恃無恐?”
他哪裡不明白,無論是三十刀幣一斤,還是一百刀三斤,從頭到尾都不是面向普通老百姓。
普通老百姓家財有限,東拼西湊或可湊齊三十刀幣購買一斤。
而貴族富貴之家,別說是一百刀幣三斤,就算是三百刀幣一斤都不放在眼裡。
在普通老百姓看來,只有傻子才會直接花銷一百刀幣購買三斤生薑。
可在貴族富貴之家眼中,一百刀幣與九十刀幣並無區別,自會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直接購買。
所以,這些店家是仗著擁有生薑,想著法的坑錢!
小廝笑呵呵的說,“客官何出此言?”
“買賣,是一個願買,一個願賣的事情。”
“小店從未強求,客官願意買就買,不願意買就不買,但憑客官心意如何。”
“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可....”男子被小廝懟的說不出話來,他支支吾吾良久,質問道,“你還說不是仗著擁有生薑而有恃無恐?”
“之前生薑價格低廉,一個刀幣一斤,如今你們售賣三十刀幣一斤,足足翻了三十倍。”
“趁著下邑水災,做出此等行徑,你們還有著良心嗎?”
小廝對於男子的質問充耳不聞,他笑呵呵的說道,“客官消消氣,若是氣壞了身子可與小店無關。”
“小的之前說了,小店做買賣本著自由交易的原則,願意買就買,不願意買就不買,沒有人逼著,也沒有人強求。”
“生薑之物,不是糧食,客官一年不吃也不會餓死。”
“所以,客官若是覺得貴了,大可不買。”
他語氣一頓,緊接著又道,“小的之前也說過,下邑生薑有限,想要從別處再運來生薑不知得等到猴年馬月。”
“如今生薑稀少,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想必客官也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