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最後一個音符消失的瞬間,包廂中一片安靜,小琴舍中沒有誰發出任何喧譁,眾人好像仍然沉浸在剛才的那種獨特韻味中,久久難以忘懷。直到杜煮雨站起身,走到餐桌前,衝秦西鳳微微一笑,這個包廂中的安靜才被打破。
“秦老,我彈完了。”
“好。”秦西鳳安靜歸安靜,但卻沒有失神,他心中對杜煮雨的琴藝是欣賞的,但那個問題始終是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他以前不是沒有和杜煮雨說過,但她硬是扭轉不過來。
時至今日,看似是琴藝驚人,實際上這其中還是有差距的。不懂琴的人是聽不出來,而要碰到真正的琴道宗師,瞬息間就能捕捉到這個弱點。
“小年,你應該心裡有數了吧?”秦西鳳側身問道。
“是。”姬年點點頭。
“既然這樣,那下面就由你來彈奏這首孔子讀易吧。說實話,自從在東州省聽完你彈奏古琴後,我心中就癢癢的很。今天雖說要你指點小雨琴藝,但我也很想再領略一番你的琴術。”秦西鳳無視掉杜煮雨眼神中流露出來的挑釁光芒,像是一個痴迷於琴道的老頭,笑呵呵的提出要求。
“秦老太客氣了,我是恭敬不如從命。”
姬年說著就站起身,面朝著杜煮雨微微一笑,“小雨姐,其實你的琴藝已經不錯,但既然秦老有命,希望我能和你切磋研究下,那麼下面就由我來彈奏這曲孔子讀易,不到之處還請賜教。”
“好說。”杜煮雨頷首道。
“哼,裝腔作勢。”秦嵐是死活看姬年不順眼,心裡嘟囔著。
古琴前,原本還年輕氣盛的姬年,坐下來手指搭上琴絃的瞬間,整個人的氣質竟然倏地發生變化,一種沉穩如山的氣勢悄然湧出。當杜煮雨捕捉到這個細節的剎那,眼神開始變得凝重。
難道說自己猜錯了?姬年真算得上是琴道宗師?
“《孔子讀易》是一首蜀派琴曲,又名《讀易》或者《秋風讀易》,是由孔子韋編三絕的故事演變而來的。小雨姐,你剛才的彈奏,我只能說彈奏的是形,卻沒有魂。”
“我所說的魂,值得就是《易》的精髓,我要沒猜錯,你對《易》是一無所知的,或者委婉點說,你對《易》最起碼是所知甚少。所以你彈奏的只是琴譜中的琴曲,而不是琴曲的靈魂。”
姬年隨意撥弄了下琴絃,在不經意的幾個音符跳躍中,凝視著杜煮雨慢條斯理的說道,而這番話剛說出口,杜煮雨臉色大變,她面色震驚的緊盯著姬年,嘴唇哆嗦。
“你說我彈奏的只是形,是無魂之曲?”
這是對一個琴師的最大羞辱!
秦嵐急忙抓住杜煮雨的手臂,安撫著她的同時,衝姬年狠狠瞪眼,“小雨姐,別聽他在這裡瞎咧咧,就他這樣的門外漢也就逞逞嘴皮子功夫,真要說到琴曲,一百個他都不夠給你提鞋的。還形還魂,我說你要真有本事,你彈奏一個有靈魂的出來啊,我還真的就不相信了,你能將這首琴曲彈出花樣來。”
“如你所願。”
姬年的彈奏正式開始。
而在第一個音符蹦出來的剎那,杜煮雨嬌軀大震。
這不可能!(未完待續。)
喜歡大國手請大家收藏:()大國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