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五姑戲遼> 第十節 賞【觀獵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節 賞【觀獵圖】 (3 / 5)

“晚餐後就去。”

“我是否陪伴你。”

“不必了,她見到你反而火上澆油。由嫫婆一人給我帶路就是了。”

蕭浞蔔見妻子決心已定,自己也不加阻攔了。餘瑾採納大夫人的見意,決意送一幅書畫給二夫人。同相爺一起來到書房,搬出從孃家帶來的二個書箱子,尋找合適的書畫,用作與二夫人的見面禮。翻來翻去,相爺最終選擇一幅【觀獵圖】對餘瑾說:

“這幅圖上還有一首‘觀獵詩’根據詩意和畫面。此圖最適合送給她父親耶律休哥。”

“為什麼?”

“我從小聽父親講過,耶律休哥將軍也在此作品的地點,渭河一帶作過戰,打過獵。正是此詩畫的地點相附。”

蕭浞蔔便把這段典故講給餘瑾聽。她聽後拍手贊同。

這幅【觀獵圖】是王氏祖輩著名詩人書畫家王維之傑作。王家幾輩人收藏多年,餘瑾雖然有些捨不得,但是為了顧全大局,只得忍痛獻出。

王維是餘瑾爺爺王孝忠的曾祖父。701761)字摩詰,山西祁縣人,二十六歲以監察禦使從軍。後在唐高宗時期,任唐朝廷重臣大學士,他是位具有多種才能的藝術家,詩畫家。餘瑾幾輩的文才天賦是王氏先人遺傳下來的。這幅‘觀獵圖’,上賦一首五言絕句:‘觀獵詩’是王氏家族收藏幾輩的傳家之寶,餘瑾決定把這幅畫送給二夫人的父親耶律休哥將軍,原因有二;其一是此畫和這首詩,描繪一位將軍在渭城郊外打獵的場面。詩句贊揚將軍威猛射獵,英勇擅獵的氣派場面。純屬巧合,三百年之後,遼朝大將軍耶律休哥在鹹陽與宋軍作戰,勝利之後,也在此地,在渭城安營紮寨,招兵囤糧。閑暇時也在此獵場多次射獵休閑。這幅‘觀獵圖’和這首詩好似特意給他作的。他們父女見到此作品,保證滿意稱心。其二;這禮物一定說是送給二夫人的父親的,委託她轉交將軍,這樣她就不會拒絕收我的禮物了。避免出現尷尬局面。這也是間接的向她送禮的一種形式。由此可見餘瑾機智神慧,遇事思考周全細致,顯出她智謀之高,深藏若虛,才智超群的長處。

深秋傍晚,晚霞緋紅燦爛,光彩耀眼,斜陽普照相府宅落。宅院映著夕陽的餘輝,一陣陣微風帶著清爽的涼意。從西相閨房走出二位女子,走在前邊帶路的是奶媽嫫婆,她腳步輕快,行走玲瓏敏捷。後面跟隨是三夫人餘瑾,她步韻協調,高胸豐臀,芳姿柔美,走路似玉樹臨風。二人繞過二座花壇,穿越長廊。又行百十步,來到正室閨房前。

此刻傳來一陣優美動聽的琴聲伴隨著吟詩聲。餘瑾拉住嫫婆,二人停住腳步。靜聽從閨房內傳出來的吟詩聲,餘瑾很久沒聽過這樣動情韻貼的琴聲了。她猜測這定是二夫人在吟詩彈琴,暗中嘆息自言:“不愧為是名門之女,竟有如此高的琴藝。”她靠近屋前幾步,細聽詩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餘瑾驚訝道:

“這首‘山居秋暝’正是我家先人王維所作,與我送的書畫的作者是同一人,巧合妙哉。她示意嫫婆敲門。恰遇;此刻二夫人格裡正在興致之時,正是相會的最佳時機。

敲門片刻,屋裡琴聲停止,隨之傳來腳步聲,出來開門的是格裡夫人的貼身丫環,名叫瑩瑩,二十五六歲,模樣亮麗清秀,機智玲瓏,頭梳兩條細長發辮,辮梢紮有紫纓綾子。身穿藕絲對衿衫,白紗挑線鑲邊裙,裙邊露一對紅鴛風嘴,站在門裡抬價上,飄然玉立。她見嫫婆帶領一人,嫫婆急忙湊近丫環耳邊小聲說:

“你回稟夫人說:‘我來給夫人請安,’”丫環會意回到屋裡。一會兒屋裡傳來回話聲:

“進來吧!”

嫫婆應聲答到:“來啦!”嫫婆在前,餘瑾隨後跟進屋裡,餘瑾進入客廳,在欣賞客廳的佈置;

客廳寬闊,佈置華麗,天花板有耀眼圖案花紋,四周牆壁懸掛著圖案的壁毯,壁毯上點綴著十幾幅漢唐名畫,畫框子都是款式異樣。兩邊牆角分別設有八尺高的紫檀色角架櫃,架上擺滿了銅佛、金鼎、泥俑、唐三彩、奇石等各種古董和古玩。客廳正壁懸掛一巨幅唐寅作品山水圖。兩邊配一副對聯:

‘揮毫對客風生座,載酒論詩月滿篷。’

客廳裝修陳設的富麗堂皇,裝金飾銀,珠玉滿堂,光輝奪目。

餘瑾觀罷感慨萬千,一位宰相夫人的客廳,陳設如此精華奢侈,客廳之寬大闊氣,而自己的客廳與她無法相比。

紅木靠椅上鑲一張淡黃色的虎皮靠墊,上面坐著一女人,懷抱一杏黃色柳琴。她穿一身華麗的契丹貴族女式時裝,上身穿圓領左襟窄袖紫色青花駝絨短袍,袍內穿一青色鑲白花邊的長裙,裙上刺繡銀色全枝梅花,頭梳雲髻,別一金簪,摩碣金耳環,耳飾為鳳鳥飛天造型,胸前佩戴琥珀嬰珞,指環刻鳳立體圖案,手鐲是龍首造型,滿身是金銀玉翠,世間少見。她年方二十八歲,高個子身才苗條,因她形體苗條,人稱細娘,這豐滿似玉的腰條,彌補了她的容貌不足,遺憾的是她相貌於的穿戴不太相稱;橢長臉,爆眼睛,長眉毛,一根鼻樑筆直,有點翹嘴唇,腮上長一小塊橫肉,使人見到覺得不舒服,難於接近,她的氣質容顏還算名豔清麗,她有著一棵愛美上進的自尊心。時常化濃妝豔抹,契丹貴族女人習俗喜好化佛妝,用一種瓜簍黃色粉末塗面,經久不洗,如金佛之面,來增加姿色,遼時稱為‘姿色細娘’使自己飄逸如仙。她化的是契丹人佛妝,被排在細娘行列,此人正是相府頭號人物正室夫人耶律格裡。

嫫婆趕緊向夫人請安,此刻格裡夫人沒有起身離坐,發現後面還有一人,便睜大眼睛,大吃一驚,定神疑視這位不肅之客。

嫫婆獻眉取崇的推笑介紹說:“允我介紹一下;這位是新娶進相府的三夫人耶律餘瑾女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