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五姑戲遼> 第九節 相府往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節 相府往事 (3 / 4)

蕭浞蔔得到餘瑾的勸解和教誨,聽夫人說的條條是理。他心悅誠服的佩服她,她雄才大略,胸懷寬闊。提示自己今後如何對待格裡太太,關心自己的前程。因此相爺把格裡太太這次出走的原因,詳細的對餘瑾講述一遍,以便於妻子研究對策。

前幾天格裡夫人聽說相爺要納妾,遭到她強烈反對。她本是胸懷狹窄是人,平時於相爺就情感疏遠,性格有差異,秉性不和,格裡(v?v)想:如果相爺再娶一名年青美貌的女子為妾。他會把自己拋棄,我這正室夫人就成為有名無實的牌位了,是守活寡。她越想越氣憤,嫉恨,醋意,怒氣匆匆的走在蕭浞蔔面前,直言問道:

“你是否要納妾?”

“是的,我正要和你商量一下。”蕭浞蔔坦率正面的回答她,他明知道她會竭力反對。

“我反對,有她無我。我二人勢不兩立。”

相爺沒有發火,還是柔和的說:“她不過是位小妾,怎能於你正室夫人相比呢?你是皇上封的呀,相府的內務權勢永遠掌握在你的手中。”

“不行,你不能娶妾,不然我和你沒完。”夫人哭喊著於丈夫吵鬧起來。

蕭浞蔔見夫人極力阻攔,耍起她那蠻橫粗暴,潑辣愚昧的潑婦厄習。便轉身關門,離開屋子,棄她而去。第二天格裡夫人知道相爺主義已定,決定娶餘瑾為妾。她茫然困惑,急得象熱鍋裡的螞蟻,心慌意亂,得盡快想辦法阻撓他納妾。她首先想到相爺的靠山齊天皇後,只要抓住這條主根,求她幫助,就會一天雲彩被吹散,她報著最大的希望來到後宮,見到皇後跪拜不起,哭喊著訴苦說:

“皇後給我作主哇!相爺要娶妻妾拋棄我。”說著就泣不成聲的哭叫起來。

她並不知道相爺早已於姐姐打過招呼,並且取得皇後允許了。

皇後把格裡夫人扶起來。設坐勸解說:

“她是納妾,妾怎能於正室夫人相論呢?,你是受皇封的,那是聖旨,何人敢冒犯,相爺也會謹慎的。你放心,有我作主,你在相府的權勢永遠握在你手裡。相爺對你的感情也不會改變,如果他對你不好,我不會饒過他。”

格裡夫人聽了皇後這句話,知道皇後已暗中默許這門婚事,木以成舟了。她只好垂頭傷氣的回到相府。格裡也是帝王將相之女,雖然不懂漢人文理,但是受過契丹貴族學識教育,也讀過很多契丹的書籍,具有一定的學識智力。她躺在床上,苦思冥想,反複推測猜度。她敏感的洞察到,事情不是象皇後說的那樣簡單,據說這位餘瑾姑娘無論從年齡上,相貌上都強我百倍。相爺肯定偏重於她,把我距之門外。自己成為掛名夫人了,聽說餘瑾才識出眾,得到皇後的賞識,將來皇後定會重用她。這樣她在皇後眼裡。在相爺心目中,都佔我上風,將來我這正室夫人不退自讓了。我在相府怎能立腳呢?,她思來想去,還是走最後一招,去找父親,叫父親給皇上和皇後施加壓力。定會起作用,阻止相爺納妾。

次日格裡夫人拜見皇後,慌稱去南京府看望父親。得到皇後點頭應許。她立刻帶著二名家僕。坐一輛馬車奔往南京府。

皇後非常敏感,意味到這位弟妻是找父親告狀訴苦去了。預知弟弟娶妾之事非同小可,弄不好,事得其反。她深知聖宗皇帝對叔父耶律休哥特別器重,尊敬和畏懼。因為他的皇位叔父得力相助支援的。而耶律休哥又是主宰軍權的兵馬大元帥。是掌握遼朝命運之重臣。如果皇叔翻臉。那事態就鬧大了。這天,齊天皇後召見弟弟商談對策,姐姐主張昏期推遲,從長計議。蕭浞蔔決心已下,意志堅定對姐姐說:

“我認可辭去宰相也要娶餘瑾,我於她已定下終身,而且要馬上摘日子,因岳父急忙要出遠門尋親。在他出走之前,必把婚事辦了。趁著格裡不在家,是個機會,避免找麻煩,我意已定,姐姐必須答應我。”

蕭浞蔔懇求姐姐。姐姐心軟了。弟弟五歲失去了母親,是自己把他帶大的。可憐弟弟前二次婚姻都被包辦,不隨心意,苦了他啦。為了我的權勢,失去了他的青春愛情。我對不住他。這次婚姻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只好答應他了。為了婚後安全,不出是非,特意約束弟弟,又訂立約法三章。蕭浞蔔一一答應按章遵守。因而才草率簡陋的辦了婚事。也這正隨餘瑾之意。

格裡夫人,日途夜宿,第九天正午時分,到了南京燕京),來到西城門,她亮出宰相府正室夫人的腰牌。說明來意,要去見父親南京留守大元帥耶律休哥。守城門丁驚慌失踔,不敢怠慢,立刻跪拜,起來後急忙稟報班頭。那班頭上前問好,騎馬前面帶路,直奔將軍府。

夫人初次來到南京城,使她大開眼界,此城建築氣勢雄偉壯觀,富麗堂皇,街道寬闊,巷子筆直,房舍鱗次櫛比,華麗別致。街道兩旁,店鋪林立,聚集繁華。巷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人流穿梭,熙來壤往。一片熱鬧歡騰的景象。格裡夫人坐在車裡,盡情觀望,她有生以來第一次見過這樣熱鬧的大都市。比上京都城好上百倍。有讀者要問;既然南京強於上京都城,為什麼遼都不遷往南京呢?原因是遼國是以契丹族為主,結合漢人等民族建立的王朝。皇室世代統治者和朝廷重臣都是契丹人,他們長期生活在內蒙西刺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的草原一帶。以遊牧行獵為生。而上京臨潢府既今內蒙昭盟巴林左旗林東鎮。)正為契丹人居住區的中心。所以遼太祖阿保機建都於臨潢府鎮,改名上京。

上京京城建都之後,遼太祖阿保機命蘇州籍漢人康默記董理等人,模仿漢城南京今北京)修建皇宮,但遠遠比不上南京都城。由於契丹人離不開草原遊牧生活,所以沒有遷都。再如上京都皇城主要是用在皇室,宮廷後妃和臣官家眷居住之地。而皇帝於大臣議政行權時,多時都在皇帝的禦帳內,稱為捺缽,可以任意移動,義似行宮。皇上在遊獵時可以隨時主政,議政,行使權利。如果遷都到南京,距離草原太遠,不便於遊獵。這也是不遷都道理之一。

由班頭領路,躍過幾條街,來到督軍府門前。大門戒備深嚴。有眾兵把守。班頭進府通告,經過層層門崗上傳,過幾刻鐘時辰,院內出來一群人迎接。為首的老夫人走在前面,後邊跟隨五六名丫環奶媽等用人。

老夫人有六十開外,穿一身契丹女人時髦服裝;左襟紫色長袍,圓領窄袖。袍內系一青花衣裙。中等個兒,身材勻稱,看上去她容顏未老,儀態萬方,舉止莊重典雅,典型契丹貴夫人形象。她看見女兒,緊走幾步上前抱住女兒熱淚盈眶,泫然欲涕的說:

“孩子!二年沒見面了,想死我了!”

女兒格裡見到母親,象失離多年的幼鳥,回到母鳥的翅膀下,摟著媽媽的頭嗚嚥著說不出話來。後面的奶媽和丫環勸解說:“快回到客廳裡吧,公主路上疲勞,需要休息。以後再論情道長。”

母親拉著女兒的手隨眾人前往後院。格裡夫人邊走邊觀賞院落建築,因王府主人寢宮在第五層院落,要穿過四層院子。得走一段路。

此府宅院建於隋朝,為隋煬帝視察北疆之行宮。後在唐朝改修,變為燕王府。後改為將軍府,建築氣勢宏偉,巍然壯觀,共分五進院套,為漢式秦磚漢瓦建築,佈局別致,樓閣高竣,軒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欄朱簷,互相連屬,回環四合,雕樑畫柱,金碧相輝,照耀人之耳目。金蟬伏於棟下,玉獸蹲在門旁。壁砌生光,門窗曜日。格裡觀罷,,工巧之極,自古未知有此也。她贊嘆的對母親說:

“這王府比上京皇宮強的多。真使我羨慕不已。”

母親含笑的說:“難怪女兒如此驚奇,自從你父親封為南京留守二年多,你第一次來南京府。都怪我們對女兒關心不夠。早就該把你接來看看。可你父親說等他告老還鄉時,再回上京看你。哪知你今日突然來了。真是可喜可賀呀!”母親自然高興萬分。

又走一段路,穿過思層院落。便來到帥府宅院,眾人奔向客廳,只見一位年進古稀的老者在門口等候,他鶴發童顏,漂白鬍須垂在前胸,目光淩厲,炯炯有神。滿面紅光,神采益益。儀表風韻,氣宇軒昂,老當益壯,帶有一種軍風氣概,實為將帥風度。他就是遼朝大名鼎鼎的三朝元老,領兵大元帥耶律休哥將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