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五姑戲遼> 第一節 王宅遭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節 王宅遭難 (5 / 5)

耶律世義在傷心流淚。他抱起孩子繼續往前走,又走過幾裡路,穿過樹林,來到草原。忽見前面出現一羊群,旁邊有一座遊牧帳篷,耶律世義很是驚喜,總算是見到了人煙。他抱著女兒朝著氈帳走去。

出來迎接的是年輕夫妻二人,被熱情的接進氈帳裡,這是一戶女真部落管轄的女真人牧民,耶律世義很幸運的在此食宿一夜,受到款待。他沒有暴露自己是出逃的,隱瞞了自己的真實身份,謊說自己帶著女兒去北疆投親。第二天道謝了主人。又繼續往北逃走。漂泊飄零多日,經受悽風苦雨,悽風苦雨,乞討度日,時常隱蔽在深山野林中。行走數日,最後投奔北疆孩子的舅父家,隱姓埋名,躲避了幾年。

東京府管轄的幽州獄所,關押著數百名漢人奴隸罪犯,他們集事叛亂,槍走馬匹,搶奪財物。舉旗造反,準備投奔宋營。遼國朝廷有位大臣名叫敵烈,上書奏本皇上說:

“鹹州府節度使耶律忠原名王孝忠)和這次叛亂有關,他有謀反之疑。”

皇上聽完奏本,不以調查核實。便下令‘翼王敵烈‘派兵去鹹州府耶律忠家捉拿問罪。敵烈用自己手下持衛親軍馬部班頭韓通帶兵,去耶律孝忠家,擅自揹著皇上,慌傳聖旨,把捉拿問罪,改為抄家問斬。

耶律忠王孝忠)全家被殺之案,引起朝廷風波四起,滿朝文武官員議論紛紛,心照不宣。大多數忠臣認為,耶律孝忠冤枉。是誣陷,是被奸臣所陷害。當今皇帝穆宗貪酒遊獵,不問朝政,乃造成奸臣當道掌權。

耶律孝忠原名叫王孝忠擔任遼國宮廷侍衛班頭時。他聽見翼王敵烈、耶律海思、蕭達幹等人計劃謀反。便把此事告密給南院樞密使韓匡嗣,因為韓匡嗣是漢人,王孝忠進宮是他一手提拔的。韓匡嗣聽到王孝忠的報告,驚出出一身冷汗,意識到此事非同小可,關系大遼生死存亡之大事。急忙找當朝宰相蕭思溫商量,蕭思溫說:

“不出我所略,我早就察覺他們幾人有陰謀篡位動機,不過沒抓住把柄。”

二位忠臣立刻面見皇上。穆宗聽後大怒,下詔將其全部逮捕入獄,海思和蕭達幹被處死罪。因翼王敵烈是太宗第四子,只是關押一個月,就釋放了。過十幾年後,敵烈又被下一朝皇上提升為北府樞密使,他把前幾年的仇恨永久記在心中。查明是王孝忠這小子告的密。得知王孝忠平步青雲,直線上升,由鹹州林牙提升為節度使,他懷恨在心,總想找個時機報仇,除掉王孝忠。正著東京發生漢人叛亂,王孝忠的祖父與父親曾是北宋高官,而王孝忠又有被俘虜的前磕。正是陷害他的好機會。然而他編造一番假話謊言。趁著皇上醉酒昏迷時。向穆宗奏這一本,並遞上奏摺,栽贓陷害王孝忠。穆宗沒加思索。就下令去捉拿問罪。敵烈急忙派自己步下親信韓通,塗改皇上聖旨。傳達說:“去鹹州府耶律孝忠家,開刀問斬,滅門九族。不許漏掉一人。”

又製作一份假聖旨,交於韓通。之此才發生前面耶律孝忠全家被殺一案。這才引起二位忠臣宰相,黯然銷魂。上奏皇上曰:

“耶律孝忠冤屈,請皇上明察。是有人陷害,希望皇上給耶律忠一個清白。”,

穆宗見二位卿臣來詢問此案,自己覺得此事下詔急促,有些草率荒唐。只是理屈詞窮的說:,

“朕,當時喝多了酒,昏迷中聽敵烈一面之言,便下旨捉拿歸案,但朕沒說問斬這二字。結果他擅自操家問斬,勿吾所意。現在朕下聖旨,令上京留守韓匡嗣查辦此案。查明水落石出,給死去的耶律孝忠一個交代。”

上京遠離鹹州府五百裡。騎馬需五天,韓匡嗣帶領人馬先來到東京今遼陽)駐紮幾天,和東京留守一起去鹹州府。歷時半個月時間。查明漢人叛亂事件於耶律王)孝忠無關。耶律忠是被‘敵烈’所陷害。

韓匡嗣反回上京,回奏穆宗,皇上下詔給耶律孝忠王孝忠)平反昭雪。又下聖旨:

‘耶律忠之子耶律世義繼承父親官職,追封為鹹州節度使。’可是耶律世義的下落不明,無人告知,官方也無處打聽其人的下落訊息。敵烈因是皇族,而年過古稀,沒處死罪,被革職為庶民。

耶律世義帶著幼小的女兒,仍然隱名埋姓,躲避在遙遠北方的女真部落妻哥家裡裡,過著遊牧生活,以狩獵為生。更不知道朝廷給父親平反昭雪的訊息。朝廷韓匡嗣也派人尋找耶律世義,大海澇針,豈能找到他呢。多年之後,耶律世義才聽說父親之事以被昭雪,知道朝廷認定父母及家人是被奸臣敵烈所害。自己被定為無罪。並且繼承父親的官職。

耶律世義自心在想:“當什麼林牙,節度使,當官我不在意。我痛恨這個‘官’字。回想起祖父給大宋朝當了一輩子官,沖鋒獻陣,給宋國立下汗馬功勞,結果落個悲慘下場。而父親對遼國忠心耿耿,最終被奸臣陷害致死,斬我全家。照成我妻離子散,我還能當官嗎?”

他坐在山頭上,朝著家鄉方向望去,心碎神傷,悲痛欲絕。他真想大哭一場,發洩一下自己內腹的辛酸苦澀。他又一想:自己是堂堂正正的七尺漢子,父親在我童年時教導我說:

“男人流淚,非為漢子。”

他只好痛忍傷悲,此時他心如刀絞,萬箭鑽心。他握緊拳頭,站起來,怒吼一聲:

“我一定給父母報仇,用仇人的頭祭父母的墳墓。”喊聲震動了山谷的迴音。

接下來耶律世義發誓要做三件事,一是砍掉仇人敵烈的頭給父母祭墳。二是回家從新安葬父母,把屍骨運回象牙山老家主墳整修墳墓。三是尋找妹妹王休姑和大女兒餘鳳,並給自己暗中立下自願:

“一年找不著親人,十年去找,十年找不到,終生找。”

第二年耶律世義帶著十歲的女兒餘瑾,回老家鹹州府,把父母和妻子的屍骨安葬在城郊。安葬完畢,見家産所剩無幾。變賣房産換成銀兩,以做盤纏。過著遊獵生活。先去上京找仇人敵烈給父母報仇。還沒到上京,走在路上就聽說仇人敵烈在二年前已病故了。長子敵革盤踞在盤龍山,坐山為王。報仇的念頭落在他兒子敵革身上。

耶律世義帶領女兒四處打聽妹妹王休姑和大女兒王餘鳳的下落。一直尋找找十來年。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