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年長人說:“我們是過路人,見死此有不救之理。我叫黑虎,她是我徒弟叫黑姑。你快走吧,他們馬上追上來了,我二人在這給你阻擋一會兒。”
玉珠打馬往前飛奔,回頭喊聲:“謝二位俠士救命之恩,我是後宮的丫鬟,名叫玉珠。我身負重擔,有急事去南京送信。我們後會有期,再見!
黑虎與徒弟黑姑二人在樹上用金鏢,攔住追兵,打死打喪多名官兵。餘下的幾名騎士勒馬掉頭逃回了。師徒二人見被救的少女已經跑的無影無終了。二人下樹騎馬啟程趕路。
玉珠行路心切,身服重任,只好告別二位救命恩人,不顧後面二俠與劫兵的廝殺;她急忙打馬飛奔,直奔南京燕王府方向。
五天後,玉珠丫鬟到了南京燕王府,見到太子二話沒說,跪地放聲痛哭。弄的太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驚得發愣,心想;母後的貼身丫鬟到底是怎麼啦?玉珠哭罷,站起身來說:
“終於見到太子了,我險些失去性命。多虧遇見黑虎和黑姑兩位俠客,打死多名乙辛的劫兵,救了我的性命,我終於完成皇後交給我的使命,保住了這份‘決命詞’和皇後寫給太子的‘手書’。”
白姑和蕭白姊驚訝的問:“援救你的二人是誰?再重複一遍?”
“一個是四五十歲黑臉怪人。一個是十六七歲的身穿青衣少女。那位年長人好像手持什麼飛鏢,打中了劫匪,救了我。他二人自報名字是黑虎,黑姑。”
白姑與蕭白姊相互對視一下目光,異口同聲的說:“難道是她們?”她二人驚訝的叫道。
丫鬟玉珠顧不得講述自己在路上的遭遇。急忙從懷裡取出皇後的‘決命詞’和給太子的‘手書’。交給太子。
這封手書是用契丹文小二字寫的,大概的意思是;‘當兒見到此書,母已離開世間。母一生光明磊落,清白貞節一世,此案為乙辛一手所制,他下一步欲要向太子你下手,希兒謹慎防範,近期勿回中京,遠離朝廷。你要化悲為力,千萬不能一時沖發動大兵反朝,這樣會禍國殃民,引火燒身,留下千古罪名。你身為太子,要忍辱負重,從長計議。保護好皇孫延禧和公主延慶二個孩子,將來定會有昭雪之日。母特意親手留下遺書。’
太子含淚看完‘決命詞’和‘手書,萬分悲傷,悲痛欲絕,由於過分激憤,傷神過度昏迷過去,被白姑叫醒過來。太子大聲吼道:
“父皇昏也!哪能聽信佞臣乙辛的一面之詞,害死了我母後。天不容也,兒臣要為母後報仇,”
太子咆哮怒吼,暴跳如雷。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氣憤心情,他欲要發兵捉拿奸黨乙辛,給母後複仇。找父皇討個說法,還給母後一個清白。太子妃白姑阻攔說:
“你要尊敬母後的遺囑;忍辱負重,從長計議。不能一時沖動,一定要審時度勢呀!”
太子氣勢沖天,不可阻擋,好似開了閘的洪水無法阻攔。他用力把刀尖插在桌面上,憤怒的說:
“我是堂堂七尺漢子,哪能忍受如此侮辱,我寧願捨去生命,,死而無憾。誰也別想阻止我,一定發兵捉拿乙辛,為母後複仇。”
太子耶律濬欲要騎馬動身去邊塞調兵。
白姑看形勢不好,自己阻攔不了太子的火爆脾氣。她忽然想起德高望重的三朝元老‘仁先’老將軍。白姑急忙下令家人和身邊的丫鬟,把屋門插上。攔住太子,不能出屋。自己便備馬來到將軍府,見到‘仁先‘將軍,白姑帶著哭啼對老將軍講述;皇後被害,太子要動兵給母後報仇一事,原原本本的詳細的對仁先講述一遍,又取出皇後寫的‘決命書’和‘手書’給老將軍看。請元老去勸解太子。阻止他動用兵力。
一年前仁先被乙辛調離京城朝廷,任南京留守之職。他年進八旬,不便行動,但朝廷大事仍然掛在心上。聽到太子妃白姑的講述,他大吃一驚的說:
“朝廷竟然出了這麼大的冤案,非同小可,處理不好會惹出大亂子的。這事我必管,”說著他吩咐下人備車。白姑把老人摻扶上車,奔回燕王府。
太子見到老臣仁先,雙手握住老臣的手,大聲痛哭說:
“我沒有親人了。只有您老唯一的主心骨了。我該怎麼辦啊!”
老臣‘仁先‘老淚縱橫,語調沉重的說:
“太子!我體貼你失去母後的悲痛心情。皇後的手書你要牢記在心,深刻領會她的深遠用意。她意不是讓你複仇,而叫你備加警惕,提防佞臣乙辛對你謀害。叫你暫時遠離朝廷,從長計議,保護好皇孫延禧,延壽二個孩子。皇後目光遠見,她預料總有一天會平反昭雪。假如你魯莽動兵,正對乙辛之計。因為你發動大軍,顯然是對朝廷而來,那就是反遼。大多數將領都是皇上親手提拔的,他們能聽從你調遣嗎?而且將領內部還有乙辛的人,你如要舉兵動武,軍心大亂,乙辛很有可能趁機作亂。提前奪取皇位。而你留下了叛逆反遼的千古罪名。再說了,沒有皇上的旨令,你是無權調動兵力的,你就死了這份心吧。”
太子聽了老臣的肺腑之言,只是點頭,不以言語。仁先繼續開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