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緣長老點點頭滿意的說:“這樣我就放心了,我昇天含笑九泉時,就會瞑目了。”
他喝一口茶,語重心長的接著說:
“我已經九旬之人了,即將離開人世昇天啦!我有二件事遺屬給您;第一件事;假如財寶找到了,所有金銀財物都歸你一人支配使用,用此金銀做慈善公益,扶危濟困,修廟積德,造福萬民。第二事是關於你個人的安危之事;盤龍山的其他坐山寨主,一定要為李守信兄弟二人複仇,他們知道救出你的人是慈仁寺的道士,他們不會放過慈仁寺和你。朝廷那邊的欽袁太後和耶律重元一夥也一定知道你被慈仁寺救出,他們會繼續追殺你。因此慈仁寺不是你避難之地。你先在本寺休息一天,再遠走躲避起來。我的師妹在渤海銅山郡鹹州府竟內的龍崗山城,那裡有座崇壽寺。我師妹在本寺修道,她姓趙名雲幀,法號雲嬋真姑。你投奔她,她定會收留你的。”
餘瑾說:“鹹州府是我的故鄉。本人出生在那裡,我王家祖墳在附近象牙山馬家寨後山城。我回到那裡可以祭墳拜祖,正對我父親的意願。”
餘瑾只在慈仁寺住了一天,不敢久留,李休緣道長給餘瑾湊齊盤纏,給她備了一匹馬,她喬裝打扮,女扮男裝。告辭道長,上馬起程,往東北方向行程。一路上隱名埋姓,躲避官兵關卡。直奔遼北鹹州府。
再表餘鳳三人離開客棧,騎馬上路直往上京,心情急切,渴望見到親人了。餘鳳的心情蓬勃不平,掛念妹妹餘瑾兇吉未蔔,是否面臨災禍。餘鳳這一路憂心忡忡。快馬加鞭,一個時辰到了都城上京。
因宰相府昨晚出了大事,人人議論紛紛,滿城風雨。
餘鳳下馬走進一家雜貨鋪問路,聽見店內幾個人正在輿論,一位年輕人說:
“昨晚宰相府發生件大事,相府三夫人被匪徒綁走了,現在死活未蔔。”
另一位中年人說:“聽朝廷北府官員揚言;耶律餘瑾是勾結盤龍山匪徒,預謀反遼。是跟匪徒上山啦!”
又有一名老者插嘴說:“你別聽他們胡言,細情我知道;現在朝廷內部分成二派;一派是以北院,欽袁太後和皇弟耶律重元為首的篡權派。另一派是以南院,齊天太後和她弟弟宰相蕭浞蔔為首的保皇派。兩派的後宮發生了生死決鬥。北院欽袁太後陰險毒辣,定下釜底抽薪之計;準備先除掉相府三夫人耶律餘瑾,十三名臣官聯名上書皇上,誣告三夫人殺死嫫婆,勾結匪徒反遼,給她定下必死不赦的二條罪名。前幾天在朝廷審案,不料陰謀被皇上識破。赦免耶律餘瑾無罪。欽袁太後又用借刀殺人之計。他們把盤龍山的頭目的弟弟李守用殺死,把人頭掛在樹梢,栽贓是三夫人耶律餘瑾所為,因此山上的匪徒把三夫人抓走,給他弟弟報仇。我估計三夫人耶律餘瑾兇多吉少。可惜這位才女啦,她給大遼做了許多貢獻,好人無好報啊!我們契丹人不能忘記她的恩德呀。”
眾人聽了老者的講述,都咳聲嘆氣,表示同情。這時店掌櫃聽見有幾人在輿論,朝廷大事,擔心自己被牽連,便出來阻止說:
“沒談閑言,不論國事,話音有腿,如要傳到朝廷,不但抓你們問罪,而且我的小店也會受牽連”
那位老者點頭說:“王掌櫃說的對,我剛才有些失言,話哪說哪了。不許外傳。”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餘鳳大概知道妹妹的事由因原了。她向王掌櫃打個招呼說:“掌櫃大叔!我問條路,去宰相府怎麼走?”
那位掌櫃回答說:“從這一直往南走一裡地遠,南城門邊便是。他又驚訝的反問道:
“這位婦人你打聽相府有何貴幹?是尋親還是訪友呢?”
餘鳳環顧一下屋裡的人們,她多一個心眼,沒有實說便隨時應對說:“我的表弟在相府做傭人。路過此地,順便看望他!”
餘鳳知道妹妹在朝廷算是頭麵人物,又遭到仇敵朝廷佞臣的暗算。自己如果暴露身份,會遭到燒身之禍,為了免遭禍害,還是隱蔽為好。
好心的王掌櫃說:“因為昨夜相府出事了,現在相府有官兵在把守,封閉戒嚴。我看你還是不去的好,免得遭災若麻煩啊!”
王掌櫃一片好心勸告。餘鳳點頭說聲:
“謝謝!你的提醒。”
餘鳳離開雜貨店。三人來到南城門,見到一座青磚碧瓦,高牆圍繞的深宅三層大院。高大宏偉的大門摟上面用漢、契丹二文刻著‘相府’二個大金字。門樓兩邊坐立著兩只石獅,威嚴地守護相府。大門旁有官兵把守。三人下馬,餘鳳從懷內取出父親給的宰相蕭浞蔔的腰牌。帶領女兒和黑虎,準備進府;被哨兵攔住說:
“我們是朝廷派來的官兵,負責保護宰相府,任何人不許入內。”
餘鳳理直氣壯的說:“我有宰相的腰牌呀!”
哨兵把餘鳳帶的腰牌詳細看了一下。自己不敢做主,便去找班頭,班頭看看腰牌對餘鳳說:
“因為昨晚相府三夫人被匪徒綁走了,現在下落不明,我們是奉皇上下旨來保護相府的,如果再有壞人潛入相府,我們會被砍頭的。所以我們必須嚴格把守,不知道你和相府有什麼關系,你這塊腰牌是怎麼來的,我們一概不知。因此不能讓你們進去,對不起。”
餘鳳哀求說:“我要見見相府主人可以嗎?”
班頭說:“這個要求我可以答應,也好!這樣主人會知道你的身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