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五姑戲遼> 第十九節 密圖藏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九節 密圖藏寶 (2 / 4)

王爺聽了很高興,對岳父張慧說:“就按照你的意圖去做,你抓緊時間設計這幅圖吧!”

厚王爺告辭岳父張慧,回到王府。

這幾天張慧專心坐在書房內,經心設計一幅人物畫,命名‘母子圖’。畫的是一中年婦女懷抱一幼童,孩子一隻手向下指著。,兩眼渴望著。

用了幾天時間完成了。最關鍵的暗藏機關,還要請教高人指點。

次日張慧清早騎馬,去百裡以遠的龍頭山,山上有一寺廟叫通天觀,邁進廟門,拜見老友長老趙歧山,他二人原是同朝之臣,趙歧山為四品左僕六門侍郎,是主管辦案的,因為他辦案秉公執法,鐵面無私,得罪權勢之人,受到奸臣迫害,被迫被迫辭職,離開朝廷,來到通天觀出家。趙歧山畫一手好畫,傳名於世,被稱為畫神。在朝廷時他與張慧經常在一起研究畫藝。成為好友。張慧誠摯的說明來意,懇求好友幫助。趙歧山笑道:

“皇兄厚王爺在位時曾是明君,如今又成為你的女婿,我理所當然要幫你的,何況此事又是義正明理之事。我這一絕技以多年不用了,不以外傳,唯獨你是破例,這也是最後一次。”

張慧不解的問道:“你為啥要絕傳呢?”

趙岐山回答說:“這密方如落到壞人手裡,對世間有其禍害,我已經買進佛門,不管凡人之事了。”

張慧點頭稱:“我友還是那樣明理是非,一雙慧眼看世人,滿腔熱血酬知己也!”

趙歧山走進後堂,片刻工夫,手中拿來一個小葫蘆,裡邊裝有一點點墨水,說:“這些墨汁至多能寫二十個字,要節省用。用此墨寫的字,墨水幹後字跡消失,再塗抹特製的藥液,字跡可複原顯出。你回去親手交給王爺,只能王爺獨自一人親手寫出秘密之字,只有他一人而知,才能做到保密,萬無一失。千萬按照我指點去做。”

張慧接過葫蘆連聲說:“是!是!是!我照辦,那複原的藥水呢?”

趙歧山又說:“半月後,來取複原藥水。明天我要上山採藥熬製。”

張慧得到寶貝墨水,皆大歡喜,心花怒放,告別好友說聲:“半月後再見!”趙岐山說:“再見!”

張慧騎馬回到臨潢府。第二天帶著‘母子圖’和裝有墨水的葫蘆來到厚王府,直奔王爺臥室,把房門反鎖好,來到王爺身邊,遮蔽窗簾。張慧小聲說道:

“一切順利。”張慧把會見趙歧山道人的過程一一對王爺講述一遍,說:“墨水有限,字句要簡練清晰,你現在就填寫。”

說話間他把母子圖擺在王爺面前,告述王爺把字寫在什麼位子。張慧立刻告別王爺,離開臥室而去。

李從厚早以把詞句準備好了,提筆工整的在圖上填寫十幾個字,寫的字幹了之後,果真字跡消失。李從厚看了消失的字,還有些不放心,他又在字跡消失的旁邊,添畫一幅‘坐在地上的一位打坐的和尚’的隱形小圖畫。厚王爺把‘母子圖’又從新審查一遍,然後小心翼翼的收藏起來。

第三日黃昏時分,王爺感覺身體不適,頭昏眼花,氣息短促,呼吸困難,欲知命在旦夕,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是那幅【母子圖】,他急忙呼喚愛妾張智茹和兒子緣緣。妻子和兒子來到王爺面前,見老爺氣色不好,命在旦夕,要去找郎中,卻被丈夫攔阻說:

“不要聲張,別驚動他人,你把門窗關好,我有要事對你母子講。”

妻子知道丈夫有重要遺囑要說給自己,便把門窗關上了。李從厚此刻體虛,行動緩慢。吃力的從身後櫃內拿出那幅【母子圖】,交給妻子看,並叫她收好,妻子把母子圖看完經心疊好放在內懷裡,王爺見妻子把畫收藏在壞裡,懸浮著的心總算安穩下來。他用微軟的語聲,有氣無力的囑咐妻子說:

“這幅畫是我和你父親苦心設計的,裡邊設有暗機,我暗藏一筆巨額金銀財寶留給你撫養兒子的,足夠你用幾輩子了。這些財寶就在這幅畫裡,千萬儲存好。我死後他們必然把你母子趨除出府,你要居住在咱府後家祖嗣堂內,這是他們不希罕的地方。你住此地最安全。這張畫你看不懂找你父親,他能解開秘密找到機關。”老人斷斷續續的交代完畢,然後沒有語聲了,還有許多話卡在喉嚨裡。七歲的兒子李修緣站在父親身邊,聽見父親對母親的遺囑,他牢牢的記在心裡了,知道這幅畫對自己是多麼重要。一定要保管好。孩子拉著爹爹的手,妻子張智茹抱著丈夫的頭大聲痛哭。

李從厚安然閉幕歸天了。

第二天厚王府內舉行喪事,傳送七天。剛過喪事五期三十五天,府內就鬧分家,果然不出王爺生前所預料,為了爭奪家産,那狠心的三兄弟蠻橫的對張智茹說:“你非是正室夫人,是後進來的妾女,無權享受王府家産,你母子二人出府吧!”

張智茹早已有心裡準備了,王爺生前再三囑咐她,千萬不能離開厚王府。她坦然的說:“家産什麼也不要,我喜好書畫,老爺收藏的幾幅書畫,我拿幾幅,作以記念,另有一要求,賞給我母子一塊立足之地,緣緣也是李家之骨肉呀!”

哥三個心想她沒要家産,只是題出要立足之地,可是房子我們都已分光了,誰也不肯讓出一間來,正在為難,還是老大心直嘴快說:“家廟三間給她母子二人居住吧。”眾人自然贊同,因為那是府內閑空,是非之地,這正對張智茹之意。母子二人只好居住在家廟內。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災。一場災難從天而降,淋在張智茹母子頭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