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姑娘要去縣城, 路過小鎮子,吃了個午飯,沒多耽擱便離開了小鎮, 將將傍晚, 眼看就要關城門, 緊趕慢趕總算進了縣城。
縣城不大, 許是傍晚的原因, 行人匆匆,街道有點見冷清。找了間客棧,施小小和沈松泉領著倆個孩子進大堂, 小二則帶著熊地主柳叔去後邊院子安頓好大白小白,馬車也得解下來, 讓倆馬兒松泛松泛。
劉巧秀也跟著一道進了大堂,是施小小強硬把她往裡拽,她才留了下來。
“你要找人,明兒找也不著急, 這會天都快黑了你往哪找?再說, 你個小姑娘家,也得注意自個的安全。”施小小勸了兩句。
道理劉巧秀都懂, 可是, 她沒錢。
她低垂著腦袋, 揪著懷裡的包裹,不知道說什麼好。
施小小摸摸她的腦袋,旋即, 低頭柔聲和弟弟說話。“你們倆個想吃什麼?咱們可以先點倆個菜,一人一個,喜歡吃什麼就點什麼。”然後,看了眼斜對面的悶葫蘆。“你也可以點一個。”跟哄小孩似的,眼裡有笑,帶著明顯的調侃。
“我想吃魚。”小六六奶聲奶氣的說了句。
福寶點點頭。“我也想吃魚,不要太辣。”
“鮮香香的魚。”小六六立即接了句。“柳爺爺做的魚。”
柳叔做飯,顧及著有倆小娃兒,都會稍稍清淡些,除非有些菜餚是必須要重口味的。
“行,點個魚。你呢?”施小小沖著悶葫蘆呶了呶嘴。
沈松泉看著她,笑的有點兒靦腆。“小小點,小小點的我都愛吃。”難得說這麼露骨的話,他眉眼低垂略見羞澀。
施小小笑嘻嘻的道。“那我可點了,上道鮮蝦,然後,來個燉湯,先記著這三樣,一會還要點兩個。”
“就點好菜了?”熊地主才進大堂,聽見小丫頭的話,樂呵呵的問了句。
柳叔便道。“還有兩菜等著咱們點,我都行,我不挑,老汪愛吃什麼自個點。都點了啥?”他問。
“一道清蒸魚,一道鮮蝦,一個燉湯。”
“行。再上道炒肉,一個青菜。”熊地主想想對著小二說道。
小二拿著選單歡歡喜喜的走了。
熊地主把目光落到了對面的小姑娘身上,低著腦袋縮著肩膀,雙手緊緊的攥著懷裡的包裹。“小姑娘,你這樣可不行,膽子太小,出門在外,就得膽兒大,還得嘴皮子利索,臉皮不能太薄,但是!要懂得感恩,再苦再難也不能昧了良心,這人吶,沒了良心就不算人了。”
“我看你也不容易,沒點準備就跑了出來,連要投奔的人住在哪兒都不知道,這可不成,我今個教你點,你學多少算多少。比如這會兒,多好的機會,你就應該大膽的沖店裡的小二打聽些事,跟你姐有關的,你知道點什麼就問,順著知道的問你姐住哪兒,這會兒問,總之你明兒到處摸瞎強,咱們住在店裡吃在店裡,小二要是知道,肯定會說實話,明兒你在外面問,能問出幾成真話,就不好說了。”
趁著還沒上菜的這點時間,熊地主絮絮叨叨的說著掏心窩的話。柳叔也時不時的在旁邊添個一二句。小姑娘最開始很緊張拘謹,慢慢地,慢慢地,倒是放開了些,抬起頭看著倆人,眼神兒亮晶晶,雖沒開口說話,卻是聽得分外認真,腦瓜兒跟小雞琢米似的點著。
隨著美味的菜餚一道接一道的端上來,該說的也說得差不多,上最後一道菜的時候,熊地主沖著小姑娘使了個眼色,柳叔笑著點點頭,滿臉的鼓勵,在旁邊沒說話的施小小和沈松泉也很是和善,連小六六見大夥兒都笑,他也跟著笑,滿臉的天真無邪。
小姑娘眼神兒在桌上轉了圈,掃過在座的幾個,鼓起勇氣面向小二。“小哥等等。”她原就不是膽小的性子,只是人生地不熟,對恩人們也不怎麼熟悉,手裡沒什麼錢財,蹭吃蹭喝之下,難免有點拘謹。
“客官有什麼事兒?盡管吩咐。”小二一眼就看出,這小姑娘跟其餘人不太一樣,穿著明顯要寒酸些,但他沒有露出異樣的神色,依舊是熱情的招呼著,許是瞧出小姑娘有點緊張膽怯,笑得愈發和氣。
小姑娘想了想,細聲細氣的道。“我想向你打聽個人。”
“不知道客官要打聽誰?我家就住在縣城,對縣城還算熟悉。”
“夫家姓李,大概是四五年前才搬來縣城的,年紀不大,都是二十出頭的年歲,家裡,家裡應該是開了個小飯館,不大的小飯館,也有可能不是,對了,男的右腳有點跛,頭發不多,很稀少,長的不怎麼好看。”最後一句話,她說的很小很小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