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晚飯,施晚和妻子說了說白天小小進山的事,潘氏也覺得這事該給大房說聲,夫妻倆便去了大房。
呂氏正跟丈夫說著小孫女會識字會念書的事,還說起王叔是讀書人這事,平素王叔低調的很,接觸的不多,就容易忘記他是讀書人。“我想著,小小去王家玩時,讓善哥兒也跟著去,也學學念書識識字,回頭啊,到娘跟前表現一二,善哥兒讀書這事,應該就不難了。”
“讓娘知曉了怕是不妥當。”施晨對這事不太好看。
呂氏是鐵了心想要小兒子當讀書人,便道。“這有什麼,等咱善哥兒識了字會念書,娘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裡會想著其它,這可是長臉的大好事兒,咱們施家還沒出過讀書人呢,善哥兒是頭一份。”
“我覺得,好歹也得試試,成不成的另說。”呂氏把這事拍了板。
施晨向來不太管家裡的瑣碎,都是由著妻子作主,見她這般堅決,倒也沒說什麼,遂點點頭。“行吧,你說怎麼著就怎麼著。”
“大哥大嫂,說什麼事呢?”潘氏踏進屋裡,笑著問了聲。
呂氏和和氣氣的應著。“沒說什麼,就是些瑣碎事兒。”說著,倒了兩杯涼茶過來。
“大哥大嫂我今個在田裡時,見著小小往山裡去,這事你們知不知道?她才這麼點大,平素愛走動竄門也就罷了,山裡是萬萬不能隨意去的。”施晚很直接的說了來意。
施晨聽著立即皺緊了眉頭,呂氏在旁邊瞧著,趕緊接話。“知道呢,王叔也在的,沒甚事,就是見天氣好,進山裡看看,滿足下好奇心。”
“雖說王叔也在,可王叔那年歲,小小又才丁點大,大嫂,以後可得注意點呢,這回幸好讓阿晚給瞅見了,一道進了山又送著他們回去。”潘氏見大嫂沒把這事當回事,就有些著急,免不了多說了兩句。
她只有三個閨女,婆婆特別嫌棄她生的閨女,她自己卻愛護的很,小小嘴甜愛笑又懂事又伶俐,她看著,就有些眼饞,見大房不怎麼管小小,任著她胡來,總有點不得勁,生怕出啥岔子,倒是比喻氏這個當母親還要更惦記三分。
施琪本人卻不怎麼喜歡這三奶奶,覺得她管得委實有些寬,恨不得畫個圈,讓她一天到晚的往裡站著,多沒勁呀。
“也就這麼一回,以後定是要多多注意的。”呂氏知三弟媳好心,雖說有些不在點上,也是承著她的情,好言好語的應著。
次日上午,喻氏從婆婆嘴裡得知三叔公夫妻倆來大房說話,心裡暗暗鬆了口氣,她就知道王太爺親自送小閨女過來定有貓膩,原來是這麼回事,幸好她先在婆婆跟前給小閨女刷了好印象。
小閨女剛剛會識字會念書時,施豐年就想著這樁喜事兒,得拿到家裡說說,省得奶奶總瞅不見小閨女,卻被妻子給攔住了,喻氏那會想著,小閨女懂事歸懂事,卻也鬧騰的很,這喜事還得壓壓,回頭啊,真出了什麼事,好拿出來擋擋。
沒成想,還真應了她當時的想法。
要是沒這樁喜事擋著,小閨女這趟,怕是得在家裡拘段時日,就她那坐不住的性子,別說半個月,就是短短的三五天也是不能想,尤其還有二房六弟媳在,上跳下竄的,不知道得怎麼煽風點火呢。
“娘親,你好聰明喲,我這麼聰明,果然是娘親的功勞呢!”待奶奶走後,施琪顛顛兒的跑進了屋裡,抱著母親就開始撒嬌。
她就訥悶娘怎麼突然把她會識字念書的事拿出來顯擺了,哎喲,她娘可真是頂頂的聰明。
喻氏抱著撲在懷裡撒嬌的小閨女,嘆了口氣。“生了你這麼個小搗蛋,不多長點心眼可怎麼辦喲。”她學著小閨女說話的口吻,話沒說完呢,就把自己給逗得笑出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