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女話鋒一轉,又道:“昨天我的同窗好友安然來看我。才知道,你跟著藍區長、許平凡去拜訪易教授時,唱了一首自創自編的歌曲《禮儀之邦》。安然特別唱了一遍,哇,太棒了,這首古風別俱一格,悠揚激昂,完全打破了我對紅樓夢歌曲的印象。因此,我也請安然過來伴奏,由伍芳演唱,嚇省裡的作家們一跳。”
然後她促狹道:“這些大作家、大領導們,肯定會詢問這兩首歌曲是誰創作的,然後我把你推出來,讓他們明白,什麼叫有眼無珠——也算是學姐幫你出一口氣!”
哇,這不是赤果果的打臉嗎?
楚女確實有點俠義思想,好打抱不平。
楊子建聽了熱血沸騰起來,但轉念想了一下,有些猶豫道:“學姐,如果我在場,恐怕會弄巧成拙的!‘打臉情節’放在小說裡可以大快人心,但放在現實中,會增加領導的壞印象,以後對我發展反而更不利。所以我還是早早退出,這樣,他們反而會多些愧疚,起碼不會在用稿上為難我。”
藍雪贊同楊子建道:“楊子建的話有道理。有一次,數學舒老師教案拿錯了,把3班的課用在我們班上。我給他提醒了一下,舒老師向班上同學認錯。但之後一個月,他再也沒看我這個副班長一眼。老師也好、領導也罷,其實心眼非常小的。”
楚女噗嗤一笑,想了一下也覺得有道理,楊子建現在還沒資格打臉,因此遺憾道:“那就算了,你們早點在秋谷吃飯,早點回學校。”
七點,夜幕輕垂。
楊子建洗完澡,一身舒服,坐在教室內補習英語,前有汪灩,後有張瑾,旁邊坐著楊老師,只是老師不停地“dounderstand”,讓他有些緊張。
晚自習第一節下課,楊老師這才滿意地離開。
汪灩回頭問楊子建道:“今天座談會怎麼樣?”
楊子建將一份編輯通訊錄遞給她道:“編輯全部認識了一遍,除了晚報、電視報、稅務報的編輯pass外,其他都算友好,最好的是日報、青年報和僑報——我在僑報又開了一個專欄。專欄作家其實等於小半個編輯了,推薦通訊稿件,只要質量過得去,這三家報紙都會採用。”
汪灩欣喜地拿過通訊錄,完整地抄錄了一遍道:“那林逸和錢麗的通訊,你準備放在哪裡?”
楊子建想了一下道:“錢麗那篇放在日報上,畢竟她的舅舅為全鎮做了貢獻,份量大。林逸的放在青年報上吧,他爸爸只是盡了村支書的職責,最重要的是,青年報看的人並不多,這樣模仿青峰村種水蜜桃的人也會少一些。”
汪灩連連點頭道:“對對,要是成千上萬的農民伯伯都去種水蜜桃,那就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