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女白了他一眼道:“當然有關系啦,什麼場合穿什麼服裝,這是社交場合的重要禮儀,體現一個人的教養,即使沒有,也應該去借一套。不過你別擔心,我早有準備,等一下我會給你一套合適的晚裝。”
楊子建苦笑,只好點頭感謝道:“謝謝學姐。”
楚女看著楊子建道:“你這段時間寫的散文,我都有讀,文筆越來越老辣,引用的《菜根譚》等書的名言我也挺喜歡,不過,無論是《增廣賢文》、《菜根譚》,還是四書五經,這些漢民族的古代生活倫理思想畢竟是農耕時代的産物,是為了維護皇權與士大夫階級利益的,很多不僅過時,還是有毒的糟粕!我國大力發展工業,不斷加快城市化程序,你視野應該開闊一些、進步一些,別活在過去的時代裡。”
楊子建有自己的一套觀點,解釋道:“康德在自己的墓碑上寫道: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夠深深地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我引古用古,其實是擔心我們在物慾橫流中,把漢民族的傳統遺忘太多,把根給遺棄了。如果沒有對祖先的尊敬,如果缺乏傳統道德的約束,隨著經濟發展,只會越來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最後導致整個社會信用缺失。”
“祖先啊!”楚女習慣性地露出諷刺的笑意。
楊子建肅然道:“如果站在時代的視角,祖先有那一套當然非常落後狹窄,畢竟這個世界的主流文明是歐美的商業文明、科技文明,而不是農耕文明。漢儒無論是文化、思想、傳統、服飾、詩歌甚至文字都有不足,至於什麼腐儒、小人儒、賣國儒都值得批判,但儒學從漢武帝開始,就溶入漢民族的血液和歷史之中,不是說批評和漠視就能抹消的,它就流淌在我們的血管裡,就像我們血來自祖先一樣,並還要一代代繁衍傳承下去。”
楚女聽了,驚訝地深思起來,然後又微微搖頭。
楊子建沉聲嘆道:“我們自以為是創造新時代的主人,我們甚至可以在小說中回到過去改造一番,但其實不是,漢民族從過去湧來,又流向未來,我們什麼也改變不了,我們不過是歷史的一段塵埃,也許我們犯的錯誤,比祖先還要多!”
楚女拍了拍楊子建的肩膀道:“你太悲觀了,而且,你也想太多了,我在你的這個年齡,是享受青春,享受與父母鬥爭、與老師鬥爭的樂趣。”
楊子建聽了,不禁暗中腹誹:然後躲在臥室裡哭鼻子。
由於講了一番話,楊子建很想找人傾訴一番,就把自己鼓動南塘鎮政府發展“閩學古鎮旅遊”說了一下,並展望道:“以後閩學古鎮旅遊區發展起來,遊客憑著個人興趣好愛,可以嘗試著穿漢服,行漢禮,然後用簡化的四書五經,到社學、書院、文廟報名,考一考‘秀才’、‘舉人’、‘進士’,這些名號與皇權隔開後,就是一個名譽性質的稱號,一種懷舊的愛好……人們可以愛好二次元的日本動漫,可以spay虛構的文化形象,難道愛好一下本國傳統漢文化也是錯嗎,也要嘲笑嗎?”
楊子建想到後世對漢儒文化的各種鞭屍和嘲弄,不禁湧出酸楚的淚珠。
楚女內心震動,伸手拭去楊子建的淚水,帶著一些姐姐式的寵溺道:“雖然不合時宜,我也不很理解,但我會支援你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因為有追求的學弟很有魅力哦。”
楊子建不禁臉色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