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九一之小作家> 第44章 心有靈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章 心有靈犀 (2 / 2)

“好美啊!”同學們撲到窗邊觀看。

“這裡就是丹山風景區,聽說對面的山谷裡還有宋代的書院。”

“這裡的水好清澈,可以游泳吧!”

“你看水那麼藍,說明深達十米以上,容易淹死人……”

因為省道公路沿著江邊鋪開,所以比較平坦,大家一邊看風景,一邊指指點點,這丹山懸崖頂端還有一些古寨,因為山高路險,從唐宋到解放前一直還有許多土匪、山賊以及“義軍”盤踞在上面,倒也成了一處有趣的景觀。

河邊長著一排低矮的亞熱帶棕樹,綠竹成片,風從視窗吹進來,格外的清新。

景區過後,路又崎嶇起來。

廠車開得並不快,二十公裡的省道,折騰了四十多分才看到南塘鎮的一抹灰影。

這時,柏油路又開始平坦起來,陽光明媚,山風吹進窗內,讓同學們舒暢無比,七嘴八舌地討論著時興地話題。

楊子建站了起來,站在司機旁邊,像一個導遊般對大家道:“各位橡樹文學社的社員,歡迎大家到我的家鄉南塘鎮採風。南塘鎮有史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至今擁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是南劍市最古老的小鎮之一。閩為門中之蟲,早期只住著百越族,非常野蠻落後。從安史之亂到五代十國,北方大亂,許多世家就遷移到南劍市這方世外桃源,讓原始荒蠻的閩中煥然一新,迅速成為文化繁榮之地,到了宋代,李、陳、林、楊、劉等家族人才輩出,辦社學,建書院,出了許多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

隨著楊子建的聲音,古香古色的南塘鎮如一幅水黑畫般,徐徐地展現在閩江兩岸。

閩江上,還有一座八十年代初建的跨江水泥橋,水泥橋前方百米處,還有一座古老的浮橋,由幾十條小船和兩串手腕粗的索鏈串在一起,浮橋接通兩個渡口,岸邊臺階延伸到小鎮內,河邊長著巨大的棕樹、香樟和榕樹,環境非常優美。

楊子建指著閩江對面的古鎮道:“全鎮全為三塊,閩江東岸這片靠省道,是鎮政府所在地。大多古鎮建築都在閩江西岸,鎮中間還有一條小河彎曲穿過,將小鎮分為兩半。小河叫塘溪,溪上建有五座古橋,分別為石板橋、風雨橋、小拱橋等,其中風雨橋就在鎮最西處。”

孟雲一直在和張敏怡聊天,聽了楊子建的話,擺了一個蘭花指嘆道:“走遍千山萬水,柳暗花明,我們終於抵達南塘風雨橋了。”

錢麗站起來叫道:“那座就是秀才陳瑞為了等待情人五百年而建的古橋?”

楊子建搖頭道:“不,這裡看不到。”

嚓!

軸承廠的廠車停在南塘鎮通往水泥橋的路口,小鎮沒有車站,進城都要搭長途班車。

公路右邊是一片梯田,此時稻穗開始沉甸甸的垂下來,顯示著豐收的景象,左邊有一片古宅區,一條巷弄直伸到浮橋古渡頭,前方百米的河邊有一棵巨大的百年榕樹。

“謝謝王師傅!”汪灩落落大方地將一包阿詩瑪香煙遞給司機。

“不用客氣,不用客氣。”司機大叔笑咪咪地接過香煙,然後道,“玩得開心一點,四點鐘我會過來接你們回城。”

楊子建見司機目光閃爍,立即明白,他打算在附近辦點私事,大概是為廠裡的職工收一些“非法”木板,這一帶常有鄉下農民扛著木板來賣,而工廠青年職工結婚要做傢俱也不得不從非法途徑購買“黑木板”。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