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快六點五十分,快早習了。
楊子建見時間不早,連忙起立,向林老師告辭。
這時林師母已經出門去辦事去了,只有林老師的小女兒林蓉坐在客廳沙發上,一邊看電視一邊吃蘋果。
走到門口處時,林老師挽留他道:“等一下,不要急著走,你還沒吃飯吧,就在我這裡吃,阿蓉,你去拿雙碗筷來。”
“不用的,我不餓。”楊子建連忙說道,沒想到肚子不爭氣,“咕咕”聲叫得如同蛙鳴,讓他羞愧得滿臉通紅。沒辦法,昨晚苦思對策,又默背複習了上千首各類詩歌,早上又緊張兮兮精神緊繃,消耗了大量的卡路因。
林老師和林蓉一起笑了。
林蓉是一個十三歲讀初二的少女,她推著楊子建坐到餐桌邊上,大方道:“看你瘦成這樣子,還是好好補充一下營養吧,我聽到你和爸爸說話了,你可真是厲害啊,能背那麼多的詩,還會寫文章在報紙上發表,太厲害了!”
一邊說著,一邊進廚房裡拿出幹淨的碗筷來。
楊子建想了想,長者賜,不敢辭,而且這也是拉近與林老師關系的時刻。他臉上帶著一些拘謹,卻舉止大方地坐下來,然後大口大口的吃著早餐。
林老師家的家常菜還是挺豐富的,稀飯、包子、西紅柿炒雞蛋、什錦菜、鹹菜、小魚幹等,原本還剩一半,結果被楊子建一把而空。
林老師坐在客廳沙發上抽煙,時而思考,時而看著學生吃飯的側影。他覺得自己非常幸運碰到一位天才,考慮著如何培養他,如何在市內、省內甚至國內的作文大賽中打響名氣——對於一名老師來說,培養一個優秀學生,是他的工作本份,更是榮譽和人生價值。
他因楊子建的才華而區別對待,但這是理所當然的,優秀的學生總要著重培養,這與勢利什麼的絲毫沒有關系。
吃完飯,楊子建帶著感謝的心情,告別林老師父女,走下樓後,才發現,林老師並沒有問那篇“普通作文”的事,他原來找的藉口根本沒用上。人類的心理機制有時就是這樣奇怪,當林可純認為楊子建是垃圾時,他的一切都是垃圾,少有的優點也只是巧合;可當他認為楊子建是塊寶玉時,那唯一的瑕疵,他都會自動給你找理由抹除掉。
為了自救,楊子建可是做了一個晚上的準備工作,他將林老師那種外剛內柔、心地純良的性格分析了個透。他相信,只有獲得林老師的同情信任,自己就能獲得整個南劍一中的理解和支援。
“算了,”楊子建聳聳肩,自言自語道。他終於明白,老師終究是關心學生的,在老師心裡,任何學生都值得挽救。而當發生自己冤枉學生時,老師往往會以更大的愛心去幫助他,保護他。
莫名的,楊子建想起《花季雨季》裡的一句名言:“老師怎麼鬥得過學生?”
現在明白了,學生天生處在受愛護的位置,天生就有勝利的優勢。
此時已經早上七點了,楊子建在林老師家連說話帶吃飯,足足呆了一個小時。
剛到教室,他就受到了十幾個同學火辣辣目光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