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讓知道董卓,其人自持戰功,居功自傲,野心勃勃,用他不知道是禍是福啊。張讓想了一會,除了董卓也沒有別的和門閥牽扯不深又能做下削弱地方之事的將領,無奈對劉宏道:“陛下,董卓此人,虎狼也!放縱任性、粗野兇狠。現在陛下扶持他,恐怕將來他實力壯大,有了異心,成為大患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宏笑道:“董卓不過一匹夫罷了,空有勇力,胸無大志。只要有朕在,給予高官厚祿,他必定能為我所用!董卓又用力,但是名聲不好。出身西涼,世家門閥也不容於他,他也只能為我所用,否則世家門閥就能吃了他。”
張讓看著一臉自信的帝王,彷彿看到了先帝爺,當年先帝爺在世時,也是這樣一臉自信,彷彿沒有什麼能難住他。先帝幼年為帝,太后臨朝,外戚把持朝政,名為皇帝,實為傀儡。先帝韜光養晦十三年,才一鳴驚人,一除內嬖、再誅外臣,誅滅梁冀、廢免鄧氏、禁錮黨人,才得以親政臨朝,肅清寰宇。
如今聖上也是如此大志,佈局天下,自己何其幸甚,伺候兩代如此明君。聖上要帶領大漢走向從未有過的輝煌,再創大漢千年帝業,能跟著聖上成就大業,何其有幸啊!
張讓很是為劉宏高興,宦官沒有後代,也就沒有未來,只有主子。聖上就是宦官的天,宦官的一切,所以古時有很多皇帝寵幸宦官。張讓身為十常侍,雖然貪戀錢財,但是對劉宏忠心耿耿!
張讓看著劉宏的一臉豪情,有摸了摸自己的滿頭白髮,為了聖上大業,就算是死我張讓也在所不辭!誰敢擋聖上之路,就是我張讓生死之敵!
張讓看著劉弘,臉色很是和藹,一點也看不出往日的兇名。張讓對劉宏說道:“聖上胸有四海、腹有韜略、氣蘊山河,乃是千古明君也!如今順應天意、剷除門閥,定可肅清宇內、所向披靡!!陛下所為乃是有漢以來從未有過的壯舉,聖上威名必名垂千古,功業必定蓋過歷代先帝!!”
劉宏聽完張讓所說,心中也是湧現無限豪情,彷彿天下就在手中,一切盡在掌握,哈哈大笑道:“讓父說笑了,我怎麼能和歷代先帝相比。現在大業也不過進行了一小步而已,還需小心謹慎,細細謀劃。”
劉宏,喘了口氣,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神色之中多了幾分凝重。又說道:“現在各地世家門閥,已經遭受黃巾重創,只剩下冀州之地。董卓惱怒袁氏諸閥久已,只要召回盧植,再令董卓領軍,有了這次機會,董卓必可給袁氏重創,大事可成矣。袁氏為諸閥之首,遭此重創,必不可再領袖群倫。世家門閥多在關東中原之地,等到平滅黃巾,大賞軍功。在中原遍封諸侯,到時候中原有世家門閥,有草莽豪強,袁氏也不能一家獨大。諸侯為壯大自己,必定征戰不休,消耗實力。”
“天地如棋盤,落子四角為最佳也。高祖皇帝。光武皇帝,都是憑藉關中益州之地,佔得天下邊角,再積蓄勢力,最終謀得天下。朕可在關中涼州之地,蓄養兵馬。再廣封宗室與幽州益州和荊州之地,,積累實力。待得中原諸侯消耗虛弱,朕選一上將從幽州順勢而下,直取冀州,我再統帥大軍,取益州之糧,出關中,兩方夾擊之下,冀州定矣,以北方之力,南下中原,必可一戰而定。再選一上將,出荊州,借地勢之力,順水而下江南,江東定矣。如此朕必中興漢室,再創漢室千年基業!!!”
劉宏與張讓兩人相對大笑,笑出了多年佈局、步步為營的艱辛,笑出了對世家門閥的綿綿恨意,也笑出來了對未來成就大業的期望……
張讓對劉宏一拜,走出殿中,召來黃門左豐,下皇帝詔,令他出巡冀州,以觀戰情。張讓下過詔令又暗中他尋找機會,找出盧植過錯,上表朝廷,待得朝廷下詔將其帶回京師。
(本章完)
喜歡重生三國之廢帝逆襲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廢帝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