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司馬灞對此有點失望的是,好像大家都不是很樂意當班委——校園劇騙人的嗎?
而第二個星期開始了正式上課,上了兩天大學英語、近代史和設計概論,司馬灞忽然發現……也就那樣?
不是老師說的不好,甚至老師講得都挺好,但是那種學習氛圍……似乎不是他想要的。
不少人在玩手機又或者是睡大覺。
沒有電視電影裡那種感覺。
很快舍友便告訴了他答案——影視裡他看到的極大多數都是高中的課堂,那些什麼偷偷進行的甜甜的青春的戀愛、熱血的兄弟情和激烈的學習氛圍在大學是很罕見的。
司馬灞不由得一陣失望,靜靜地看著手上破冰行動合影留念的照片——那個女班長跑去自費列印出來然後發給大家的。
這是他自老人院生活以來第一張與那麼多同齡人的合照。
大家的笑容都帶著點拘謹與靦腆。
黃驕見此,也只是笑著安慰他:
“沒事,我們也有點失望,但總要長大的。”
說完,他就猛地捂住心口,彆著臉,一副深情而又陶醉地說:“啊,沒想到我竟然說出如此高深文藝的話來。”
“……”
這才第二個星期,黃驕的沙雕屬性開始逐漸暴露出來了。
在司馬灞對學習氛圍感到失望沒多久後便迎來了國慶,而放假前那天的新課——設計結構也留下了作業。
設計結構這門課,司馬灞也只能理解個大概,畢竟這老師的上課風格有點……散,說得不多。
好像就是從一個物品中找到它的肌理紋路,並找到規律,然後跟著規律再用素描方式來寫生這個物品——可以說為以這個物品為框架,紋路方面再按照物體本身規律來自我創作。
要畫三副不一樣的,所選物品不限,放假回來的下節課就要交。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看了下老師展示的師兄師姐的過往作品,已經有一部分人直接到處找樹葉樹枝,按指紋……
但這畢竟是第一次有畫畫的課程,還是有不少人不願隨大流,想要創新,或想要秀一波操作的,於是就開始了頭疼的尋找素材之旅。
司馬灞就是其中一員。
揉起來的紙團倒是不錯,但是要用素描寫生的話,感覺沒啥看頭。
木板或者石磚紋理倒也可以,但也有不少人選了。
好煩……
“走啦,下去吃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