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身體的受傷和精力的不足,這次魏辰的速度降了下來,在小良完成後許久才結束了創作。過了好幾夥,杜痕終於鬆了一口氣,魏辰也結束了一直堅持的挑戰。
總的來說,魏辰的這幅畫並沒有發揮出他平時最拿手的技巧:風馳電掣的打稿速度,讓人難以琢磨透的主題精髓,不斷嘗試以抽象主義為主的畫面風格,大氣磅礴的深刻寓意,這些魏辰一路走來在鬥畫方面最出色的東西都沒有百分百的體現。
今天他的這幅畫,沒有了多餘的雜糅與修飾,顯得簡明扼要。整幅圖以古典遊戲的風格,類似仙劍系列的畫風,圖片一排排的人物形成陣型,最前面的幾位十分耀眼,華麗的外衣,靈動的首飾,各自拿著類似於畫畫工具的武器,尾端連線毛筆的長劍,很像卷筆刀形狀的雙刃,以木炭筆為模板的魔法棒。整個畫面更像是一個遊戲作品的海報風格。
小良清晰地能看出其中幾位站在最中央的主角的模樣,男主角簡約的短發,昂揚的鬥志簡直和魏辰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旁邊的女主角溫婉如玉、小巧可愛應該指的是小雨,另外站在旁邊的一位男士風度翩翩,竟然畫的是自己……
還有許多模糊的沒有表情的人物,指不上是在描畫什麼同學。在這群人的背後,天地之間許多妖魔鬼怪趁機作惡,為虎作倀,而人間的正義之士爆發出必死的決心為之一戰。天地之間,火光更盛,嘯聲愈銳,只剩下一股凜然桀驁之氣,在正與邪的鬥爭中展開最為激烈的火花。
對於“十六歲的天馬行空與展望”這個主題,魏辰表現更多的是幻想的一面,創意和技巧和以往的作品相比已是尋常之作,一眼就能看懂的題材並不算多麼出彩。
魏辰在這幅海報式風格的作品中最為出色的應當是對幾個主角的面目和表情的刻畫,可謂是栩栩如生,堪稱如真人一般,也體現了魏辰一貫以來人物速寫的專長,在吳大西的美術班上熟練掌握的技巧。
“結果已定,不必多想了。”杜痕還不知道如何點評兩幅作品的時候,魏辰先是開口了:“我已經輸了,恭喜你了小良。”
小良對於魏辰突如其來的這句話感到意外,轉頭看向杜痕,見他沒有多說一句話,或許杜痕預設了魏辰的話,也可能是不想去反駁什麼。
“等等,我們的比賽還沒有分勝負呢?”小良極不滿意這一個結果,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贏了魏辰,讓他的心情極度不爽,這本該是一場精彩絕倫的比賽。
雙方的畫風也各有千秋,小良注重個人的成長,魏辰看重團隊的培養。小良能從魏辰的這幅作品裡看出小雨的感覺,溫馨的大團圓風格。沒有心機,沒有懸疑,只有最簡單的歡欣與融洽,歡快的元素基礎上再加上一點對主題的升華,這是小雨最習以為常的畫風。
此刻的魏辰褪下了才華橫溢的華麗,披上了樸實無華的韻味,不再飄飄若仙,反而紮根於地上,更接地氣了。在魏辰的背後,小良清晰地看到了小雨的氣息。此刻,他並不是和魏辰在戰鬥,而是和魏辰、小雨兩個人在戰鬥。
想到這裡,小良不知道為何生出一股寂寞的感慨。反觀他的作品,空蕩蕩的只有一個人,畫中央那位成熟穩重的少年,便是一個完全獨立的自己。
十六年來的變化,小良更多的是關注自身的改變,往往忽略了周圍人群的變化。從記憶中的小學開始,總是時常一個人過著,一個人做決定,和街邊鄰居的小孩曾經已經玩耍,放學後一起在小院子裡打籃球、踢足球,或者玩小霸王遊戲機,一起看頭文字d的動畫片。
也曾經有過幾位交心的朋友。可是搬家的搬家,聯系少的漸行漸遠,一位位熟識的小朋友都離自己而去。慢慢地習慣了一種生活方式:朋友不需要太多,有幾個知心的就好。
於是到了初中之後,最熟悉的只有徐學文一人了,和他鑒賞一幅幅繪畫的作品,一起在操場上玩耍嬉戲,去學文的家中感受世家門第的書香之氣。本來和學文可謂是無事不談的好友,可是後來由於陳薇薇的緣故,學文和她走得跟近了,便沒有了自己的位置。
從那時候開始,和學文的距離變得越來越來,不僅僅是因為自己也喜歡陳薇薇,而是覺得學文在愛情上、事業上變得越來越成熟,一種超乎年齡的成熟感。到了高中之後,學文和朱梓平的接觸後,小良越發的覺得和學文變得是兩個完全不熟悉的陌生人了。
升入高中之後,也有過幾位深交的摯友,嘉銘、任飛、郭瑞、黃淼、徐斌。嘉銘所生活的世界越來越大,變得小良無法適應,所以和他僅限於校園生活的交流。黃淼和徐斌過於看重學業,平素的活動參加的不多,而郭瑞是個我行我素的人,小良和他們在一起總是存在一定的距離。剩下的一位任飛,可算是小良最親切不過的人了,一起去食堂吃放,一起討論漫畫的程序,可是在上個學期因為喜歡小雨的關系,必須要和任飛敬而遠之,有所保留,到最後小良變得和他疏遠了,算不上是最深交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