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著的手是拿下來了,可是玉兒被繩子捆住了手腳,想逃跑是不可能的,於是,她冷靜下來跟大貴找話說,一開始,大貴眼睛直直的,根本不聽玉兒說話,後來在玉兒不厭其煩的說教下,大貴坐在了地上。
玉兒問大貴餓不餓,大貴點頭說,餓,玉兒借機會說,如果大貴把她身上的繩子解開,她就可以為大貴做飯,大貴信以為真,就把繩子解開了,玉兒告訴大貴,不要到處亂跑,她要去廚房端飯,大貴答應了。
玉兒來到了前院,見房門都是關著的,玉兒猜測,可能是因為有她看管大貴,這一家人外出了,玉兒想,這可是逃跑的好機會,於是她開啟了大門又一次跑回了家。
沒成想,回家後就病倒了,大貴的家人找到玉兒時,玉兒連炕都下不了,本來是想把玉兒拽回去,看玉兒病成這樣,還會給自家添累贅,就放棄了這個念頭。
後來,父親又把病重的玉兒騙出來扔到了大街上,最終被大虎救了回來。
聽了玉兒斷斷續續的講述,恨得大虎牙根癢癢,天下哪有這樣的父親,拿自己的親生女兒,當賭資,用的時候就賣錢,用不著的時候就仍在大街上。
大虎恨不能馬上找到玉兒的父親,好好的教訓他一下,可玉兒說,她父親也被追債的人給打死了,大虎說了一句,這種人就活該這樣的下場。
不知怎的,聽了玉兒的講述,大虎突然改變了要把玉兒送人的想法,他實在太心疼玉兒了,他擔心收養她的家庭不知根不知底,對玉兒不好,玉兒不能再經受驚嚇的生活了。
為了讓玉兒盡快恢複身體,大虎讓玉兒睡在小西屋住,自己則抱著被子到院子的石桌上歇了一宿。
第二天一早,師父藉著到廚房準備了早飯的空當告訴大虎,師母為了小姑娘的事跟自己吵了一宿,師母現在還在屋裡生氣,他要大虎趕緊想個辦法安置小姑娘。
大虎跟師父說,給他一天的時間,他會給小姑娘找個家,師父只好答應了。
大虎跟著師父給人家做活,可大虎的心思全在給小姑娘找家上,師父擔心大虎走神,幹活時誤傷了自己,他讓大虎放下手裡的活,專心想小姑娘的事,大虎在常家莊人生地不熟,不知道誰家能收養小姑娘。
突然,大虎想到了自己沙峪村的家,想到了昌元,他記得在金昌元的腿被郎中診斷為殘疾的時候,金昌元的母親擔心金昌元因為殘疾,將來娶不上媳婦,悲痛萬分,大虎當時就下決心,要幫助金昌元。
現在,小姑娘需要有個安穩的家,金昌元又面臨將來娶媳婦難,如果讓小姑娘到金昌元家做童養媳,就同時解決了兩個難題,而且金昌元是個信得過的人,小姑娘有金昌元的保護,在家裡一定會生活的很幸福。
大虎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師父,師父也覺得靠譜,但大虎提出,按照學徒時定的規矩,三年之內,他是不準回家的,可為了給小姑娘盡快找個家,大虎就得破了這個規矩,親自把小姑娘送到金昌元家。
害怕會因為這件事,師母跟師父大發脾氣,大虎提醒師父,要不要先請示一下師母,師父則拍著大虎的肩膀信誓旦旦的說,師母的工作由他來做,別看在別的事情上師父唯唯諾諾,在這件事上居然敢打包票,是因為師父已經給師母把準了脈,在規矩和小姑娘這兩個選項裡,師母肯定選擇趕緊送走小姑娘。
大虎放心了,跟師父說,明天一早就帶小姑娘去金昌元家。
第二天天還沒大亮,大虎就把小姑娘叫醒了,他告訴小姑娘要帶她去新家,小姑娘睜著大眼睛,茫然的看著大虎,因為小姑娘在這裡只逗留了兩晚,對什麼新家舊家的沒有概念,在她的認知裡,只要有吃有喝,有睡覺的地方,那就是家,所以,她很爽快的答應了要跟大虎去新家的事情。
帶了路上吃的喝的,大虎領著小姑娘就上路了。
這是大虎學徒後的第一次回家,難免有些興奮,興奮起來話就多:
“玉兒,我跟你說說你要去的新家的情況吧。“
“大虎哥,你說,我聽著。”
“你要去的新家,有爸爸、媽媽、哥哥和弟弟四口人,加上你就是五口人了,你在他們家排行是倒數第一。”
“大虎哥,什麼叫倒數第一?”
“傻玉兒,就是家裡的老末。新家的哥哥叫金昌元,比你大幾歲,人特別好,字也寫得漂亮,你到了他們家還可以跟著哥哥學寫字,不過,前年哥哥去煤窯幹活的時候,把腿給砸壞了,你到了他們家,要多關心哥哥,遇到什麼事情要多跟他商量,他一定會幫助你的。”
倆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的邊走邊聊,途中,擔心玉兒路遠吃不消,多半的路程都是大虎揹著玉兒行走的,傍黑兒的時候,倆個人趕到了沙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