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白淮古城,就剛好處在這山地與平原的交界線之上。
行了不多久,老何便將船隻泊進了白淮城臨河所建的專門港口之內。老何將幾個銅錠交給岸畔的官家人,便在官家饒帶領下,得到了一個暫時的停船位置。
船一靠停,韓信便上了岸。
“老何,我去去便回。”他回頭對老何道。
老何擺了擺手,道:“回來吃晚飯不?”
“應該不了。”韓信笑著應答,而後便快步離開了船舶的位置。
這是一個頗具規模的港口。一條條由木板鋪設的船道就像是從大地上蔓延出來的觸手,如同抓捕獵物一般,深深地『插』進河水之鄭
韓信一路走一路看,抽空還數了數。一共有四十條船道,而每條船道上能停泊二十條船。如此計算,這白淮城的港口竟能停的下八百條船?
就算是白淮城久負盛名,也不可能有這麼大的需求量才是啊!
不過,白淮古城的確是繁華的地方。單單是此刻,整個港口的船隻便不下百條,還不停有新的船隻停進港口。船上的行人來去匆匆,每條船道上都有三兩個人走向船道的盡頭。
船道的盡頭,是一排柵欄,每條船道的柵欄都有一個對應的出口,那裡有人把守著,那人揹負著兵器,應該是有些武藝在身的。
韓信緊了緊自己背在身後的長劍,只要不出鞘,人家也看不出這把劍的品質如何。
“姓氏!”
韓信所處的柵欄出口是個矮矮的白胖子把守,他拿著簿冊,捏著『毛』筆,用一副娘娘腔的語氣問著話。
“韓!”
他如實回答,這東西也沒什麼好隱瞞的。自從新帝上位,為了所謂的民風治安,許多城池都設定了這樣一個排查的崗位。大抵便是問你姓氏、何許人也、哪來哪去、所謂何事等等。都是比較常規的問題,沒什麼營養。
“何許人也?”
“江州!”
“何來何去?”
“江州來,去白淮。”
“所謂何事?”
“尋人!”
然後,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