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的四十五萬大軍也在其中,秦氏的新任族長出面,向韓信表示忠誠。
他們已經不想報仇了,不僅願意獻出自己秦氏多年累積的一切,還願意成為韓信的麾下人馬。
這樣的轉變,只因韓信成為了玄意。
可憐的韓信本還想著若是秦氏的大軍還試圖反抗的話,自己可以試試手,看看如今自己的手段到了哪一步。
不過秦氏的投誠也不可惜,如此一來,他就有了超過兩百萬的兵馬,對抗孫氏的可能性已經出現了。
一場本該血流成河的大戰,頃刻間就被兵不血刃的化解了。
韓信帶來幾個人接收大軍,他自己就朝著瀾州府君的藏身之所走了過去。
不過數百里,對於法形來說都不算遠,對於現在的韓信來說,實在是太近了。僅僅兩分鐘,他就橫跨數百里來到了瀾州府君藏身的城池。
而後落下地去,一路衝殺,直接將瀾州府君擒拿了出來。
至此,整個瀾州就都是韓信的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韓信不斷地整頓各地兵馬進行彙集,同時派遣自己的人馬前去接收青海、天水和杜衡三郡。
待得整個瀾州都被掌控到了手中,韓信一聲令下,所有的管武堂頃刻間被全部拔除,然後換上了韓信自己的人。
這一次,他沒有急著偽造死亡名單進行上報。因為孫氏馬上就要來了,若是現在自己製造死亡名單上報,到時候出場的兵馬一旦超過這個數的比例,也就等於露餡了。
所以現在韓信願意付出一些代價,至少先保留著自己這邊到時候要對抗孫氏的軍士數量。
兩百一十五萬軍士,將近六十萬武道者。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拔升,瀾州九郡各處,都還在不斷地招募士兵。
韓信算了一下自己搜刮起來的財物,要應付這個數字的江湖人數量雖然肉疼,卻不是什麼問題。
現在他第一需要做的是,迎戰孫氏三百萬軍。
這一日,韓信還在研究來自燕氏的百人合擊陣時,從瀾州的東邊,來了一個老人。
他來到韓信的住所之外,直接要求求見韓信。
起初他被城主府外的守衛所攔,遲遲不肯離去。最後是喬石祿來見韓信時,才將這老人引見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