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將手中的《新聞日報》遞給蘇琴,一言不發地走了。
蘇琴一愣,雜志社其他人一看也連忙湊過來看這份報紙,想要知道報紙上究竟寫得什麼,居然讓他們主編心情受這麼大影響。
最新一期的《新聞日報》,第二版版面上很大的板塊,上面是醒目刺眼的標題――
“垃圾箱內取暖:5個孩子生命垂危!”
……
“新聞日報9月17日訊息,據冰城《新聞早高峰》報道,昨晚16日淩晨,五個孩子在垃圾箱中取暖,一氧化碳中毒,生命危在旦夕,這則訊息讓人們聚焦關注。2度的低溫,寒冷的冬夜,五個男孩最大不過十歲,最小不過七歲,他們從哪兒來,家人在哪兒,為什麼會在街頭流浪。2018年這個深秋對於5個冰城的孩子來講,是冰冷的。”
“16日,冰城寒潮來襲,氣溫陡降,溫度一度降低到2度。住在環東路附近的林靜女士下班途中,偶然注意5名男孩流浪在外,鑽進垃圾箱內,淩晨一點,林靜放心不下,趕去檢視,發現5名男孩在垃圾箱內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昏迷,立即撥打求救電話,很快5名男孩被送往醫院救治。目前有三名男孩已經蘇醒,恢複意識,另外兩名男孩則還處於危險期,生命垂危。事件一出,輿論嘩然。當地警方立即展開調查,目前5名男孩的身份尚不明。”
“據林靜稱,出事當天孩子們在路上玩一個又髒又破看不出顏色的皮球,附近報刊的老闆也看見了,並聲稱孩子們在這裡有一段日子,出事前三天還來討過吃的。出事前約一週,孩子們向小販討洋芋吃被拒。”
“綠白相間的垃圾箱,高約1米,長不足2米,是流倉橋辦事處約半個月前新購置的,但這新購置的,煥然一新的垃圾箱卻險些成了5名孩子的葬身之所。”
……
《新聞早高峰》、《新聞日報》、《冰城日報》、《人民生活報》……
速浪網、朝陽網、搜尋網,人民網……
冰城電視臺、燕京衛視、新聞播報……
無數的新聞媒體,報紙網路,電視電臺都紛紛報道了這則令人心驚的新聞。
冰冷刺眼的字眼,再加上那一張張冰冷刺骨的圖片,綠白相間的垃圾箱,紅色的高跟鞋,五個孩子在病床上……
就是這樣殘酷的現實,赤裸裸地揭開那本來的面目,讓人心痛。
重度昏迷、生命垂危、垃圾箱裡面取暖、五個孩子、不過十歲、腦死亡、寒潮來襲……
原本不相關的字眼這一次卻是拼接在一起。
很快,這起新聞曝出來,震驚全國!
輿論一片嘩然!
最刺痛人心的還是垃圾箱上那四個字――“垃圾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