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眼淚汪汪了好一會兒。
……
史家安頓了下來,沒有安頓在寧王府,而是安頓在寧王府旁邊的府邸,安頓之後,寧王就給史家的人派了官職……接著,寧王府就起竿起義了。
有西南王和平南王在前,寧王府揭竿起義並沒有遭到太多的指責。
大楚太祖算得上一個不錯的皇帝,但在政事上沒什麼天賦,而皇位傳到了楚振綱手上,楚振綱更是荒唐……沉迷於追尋長生不死,幹了很多荒唐的事情。
比如效仿某位皇帝用童男童女的血肉來煉藥,皇帝不管朝政,下面的人搜刮民脂民膏等等……
反正,楚振綱上位之後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政績,反倒是令人詬病的地方很多。那些令人詬病的地方經過筆力非凡的文人寫出來,就成了罪惡滔天。
在寧王府造反之後,古家緊跟著宣佈投靠寧王府,起義……古家起義的原因就更簡單了,對大楚皇室傷心了,古家一門忠烈,對大楚皇室對大楚江山對大楚百姓忠心耿耿,可當今聖上卻聽信奸詐小人之言,認為古家通敵賣國,把古家給抄了……古家起義,是為那些犧牲的古家人古家君報仇,要那些害他們的人血債血償……
寧王府自立為王,自建國號:華。
泱泱大華帝國。
寧溫為皇上,史喬娘為皇後,寧時被封為親王,古青煙就是親王妃,寧時之所以沒有被封為太子是因為寧溫正是春秋鼎盛的時候,古代的皇帝都有忌諱,特別不想死,而太子的存在就是在隨時提醒皇帝,他最終還是要死,死了就是太子繼位……
所以古代的皇帝在春秋鼎盛的時候一般不會過早的封太子。
古致遠被封為了鎮國大將軍。
寧王府雖然不是第一個揭竿起義的,但卻是第一個自立為王建立國號的。
西南王和平南王見寧王成立了過好,封賞了群臣。他們也有樣學樣的建立了國號,封賞了群臣……一時間,原本的大楚四分五裂。
雖然都自立為王,建立了國號,但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執著,只有攻佔了京城,才是真正的皇帝。
但建國初期,很多事情要做,大家都沒什麼大的工作,都在自己的地盤這一畝三分地上忙活著。
轉眼之間,過年了。
不管其他的地方,北地今年是能過個好年的。
去年每家每戶都留了足夠的玉米和番薯種子,今年播種,玉米和番薯都得到了大豐收,百姓們把糧食買了,有了錢去購買其他的生活說必須的東西,在入冬的時候,寧時又帶著人幫百姓們把房子加固了……
有吃的有住的,手裡還有銀子,北地的百姓們今年的年過的很開心,在過年的前幾天,街上人擠人購買各種年貨……
北地百姓對於寧王府揭竿起義,是完全贊成的,寧王府在北地幾十年,雖然沒有做出什麼太大的功績,但也算得上是個好的藩王,沒有搜刮百姓,每次百姓有災難的時候,朝廷的賑災的銀子糧食到不了,都是寧王府自己想辦法的……
不管在任何時候,寧王府都沒有對北地的百姓不管不顧。
北地雖然貧瘠,但有這樣的一個藩王,是他們的幸運……
北地貧瘠那是之前的事情了,現在有了玉米和番薯,玉米和番薯對土壤的要求不高,就算是在很貧瘠的土地裡,也能生長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