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太子妃七)【第三更】
滄州池家的聲譽,因有池鴻雁入京後的一系列作為,從而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芳華能得到太傅的賞識,有幸進入擇選太子妃行列,便得益於此。當然,即便沒有池鴻雁的影響力,也絲毫不會減少芳華的個人魅力。
作為池家的幼女,芳華的父母,並未過給她過多的注意力。選擇放養模式的父母,只盼芳華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長大。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不被父母在意的芳華,是由堂兄池鴻雁一手帶大的。
讀書、寫字、做人,芳華能看到的道理、聽到的準則,無一不是由池鴻雁負責。因此,當池鴻雁為她規劃一條飽讀詩書的才女之路,而非選擇學習經商之道時,芳華並未有半分懷疑,只是聽從安排。
才女李清照,是芳華最喜歡的人物之一。不僅是由於李清照的才氣,更是欣賞與羨慕李清照同趙明誠的愛情故事。千金易得,知己難尋,更何況,由知己而產生的愛情,更是令芳華動容不已。
大抵,從小與詩書為伴的她,心中一定會替完美的愛情,留出一方柔軟的空間。十五六歲的女兒家,對神聖而又神秘的愛情,或多或少,都抱有一定程度的嚮往。
故而,當芳華無意中在書攤裡,發現一本《西廂記》後,便瞞著池鴻雁,偷偷地將其買會家中。一連數日,芳華茶不思、飯不想,只顧著一心一意,將《西廂記》從頭看到尾,又從尾看到頭。
張生與崔鶯鶯的故事,猶如一道炫目的陽光,筆直地射入芳華內心裡最柔軟的角落。原來,愛情的味道,是這般美好與甜蜜,難怪,詩經的第一篇,便是講述愛情的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池鴻雁身為男兒,自是不懂芳華的女兒情懷。不過,當池鴻雁進京後,許是替芳華考慮,便將她也一併帶入京城。於是,懵懵懂懂的芳華得有機會,與太傅得以見上一面。
見面之事,乃由池鴻雁刻意安排。訊息靈通的他,自是知道,太傅受啟泰帝之託,正為昭文太子擇選太子妃。池鴻雁有意想要提升池家的地位,自是不願錯過這般天賜機會。養芳華十餘年,用她便只在此一時。
“參見太傅。”芳華穿著最簡單的白衣,邁著小巧的碎步,規規矩矩地出現在太傅眼前。太傅本已有芳華的畫卷,不願搶在昭文太子之前,單獨見她一面。但架不住池鴻雁的軟磨硬泡,他終是妥協。
“你便是芳華姑娘嗎?可知,我到這裡,是有何用意?”太傅將雙手背在腰間,端坐在主客之位,正用眼神,上下打量眼前的芳華。不得不承認,畫卷雖美,但不過真人的十之七八。越是樸素的裝扮,越能襯托芳華的文藝氣質。
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
“小女不知。”芳華搖了搖頭,在她眼裡,只需要普普通通的見個面,打個招呼。莫非,是另有隱情嗎?她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向池鴻雁發出求救的訊號。
“哈哈,太傅,我家小妹還不懂。有什麼問題,你問我便好。”收到芳華求救的訊號後,池鴻雁趕緊插話,替她圓了個場。“小妹,為兄忘了告訴你,太子殿下正有納妃之意,太傅便是為此而來。”
“太子殿下……納妃……小女不明白。”訊息來得過於突然,芳華的心思,尚停留在書本間,並不能完全理解“納妃”一詞,究竟是何含義。
池鴻雁笑了笑,擺了擺手,示意太傅不必追問。當這個話題就此打住後,太傅轉了轉語氣,考了考芳華的功課。令太傅驚訝的是,無論是基礎的四書五經,亦或者是冷門的天文地理,芳華竟然都能通曉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