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歸眀峰——傳說中修真界的十萬福地之首,早些年因地理位置不佳和海拔過高的緣故還是個貨真價實的無人區,但這幾年因為幾部與“修真”有關的劇集播出,這個從前的無人區忽然成為了各路專業登山者和遊客心中的必去之處。
俗稱“網紅山”。
……
“啊……終於到廟裡了,海拔五千四百米果然不是吹的。”一個身著大紅色羽絨服手指專業登山杖的年輕人說著話便一屁股坐在了廟裡的蒲團上,末了還不忘補一句“凍死我了,這種沒怎麼開發的原始景區就是這點不好。”
說來這個廟的面積是真的不大,目測不超過十平方米,還不等後面幾個登山者全部進來便顯得有些擁擠了。
緊跟著另外一個人說:“再往上走就是一點也沒開發的無人區,我們還是不要作死,在這休息休息就準備下山吧。”
“好好好。”隊伍裡面唯一一個女孩將小廟環視一週最後對著廟裡的泥塑像問:“話說這尊就是傳說中的藿玉觀主像嗎?看上去就是個普通老爺爺嘛,怪不得現在的小說電視都不拿他當主角……”
女孩的話一下就點燃了廟裡的氣氛。
“是啊,這個就是煜兮的師尊來著,按照古人書裡的說法他應該已經飛升很久了。”坐在蒲團上的年輕人說道,顯然他對相關傳說非常瞭解。
這時另外一個站在小廟正中央的年輕男人看著眼前的塑像忽然嘆息了一聲感慨到:“雖然藿玉看著慈眉善目的,但是要不是他阻攔,我家竹碧仙子早就和煜兮在一起了好嘛。”
女孩沒有接男人的話茬,她撐著下巴自言自語道:“有沒有可能古書裡面講的都是真的?無論是藿玉還是煜兮其實都是現實裡真實存在過的人?畢竟古代有關於他們還有無上觀的記載真的太多了,不單單是野史,就連正史裡面也有……”
她正這麼說著一陣冷風不知怎的從外面吹了進來,小小的山廟裡忽然安靜了下來。幾個人不由自主的互相看了看,方才坐在蒲團上的年輕人猛地一下子拍了拍屁股從蒲團上跳了起來。
“對不住對不住,觀主大人我們不是故意要yy您的……”說著年輕人還從自己的衣袋裡掏出了一張皺皺巴巴的五元紙幣塞進了眼前那個木板釘成的破破爛爛的“功德箱”中。
看到年輕人的動作,那個一直站在小廟正中的男人非常不屑的笑了一下然後走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我說別慫啊,那些故事怎麼可能是真的?先不談已經飛升了千八百年的藿玉觀主。單說煜兮仙尊吧,按古書裡寫的,我們現在所在的三千歸眀峰就是他的地盤。要是書裡寫的故事都是真的,煜兮現在難道不應該就在在這裡嗎?”
另一人也贊同道:“木哥說的對,不要在這種問題上較真。書上還說煜兮一劍移平雲州萬裡青山,斬殺邪道三萬人從此奠定了修真界第一的位置無人撼動呢。我看按照這個描寫他怎麼也是個暴脾氣吧?所以既然我們現在站在他的地界還沒被處理掉,那便說明書上都是騙人的。”說罷他便與此前被稱為“木哥”的男子一同笑了起來。
這兩人的話緩和了小廟裡稍有些緊張的氣氛,大家再聊了幾句便開始各自吃起了東西。只有起先自言自語的女孩若有所思的看著窗外,見她發呆,旁邊輕輕的拍了一下女孩的肩膀“別看啦,再看也看不到煜兮的。現在的小姑娘啊,就是受影視作品荼毒太深。”
“……”
幾個登山者現在所在的“三千歸眀峰”是鴻蒙山脈中最高的一座山峰,和其他較矮的已經經過系統旅遊開發的山峰不同,這裡只有些原始的山道,整座山上唯一可以歇腳的地方只有這座幾十年前由山民修建小廟。再往上走甚至連原始山道都沒了,故而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廟裡進行簡單休整再走原路下山。
爬這種幾乎沒有開發的野山與“享受”二字不沾半點關系,作為登山者得出他們能吃的食物也只有壓縮餅幹。不過如此惡劣的條件也完全沒有阻止一批又一批遊客的前來。
怪也就怪近些年來影視圈忽然冒出了一大堆修真題材的作品,除去那些完全架空的故事,凡是稍微依託了些古文獻的作品中都會有這個“煜兮仙尊”的出現。無論是皎如玉樹臨風前的風姿還是清冷出塵的氣質,亦或是修世第一人的實力和圍繞著他的一個個傳奇故事,這些都讓煜兮這個存在於古書中的仙尊吸粉無數。
與此同時,傳說中煜兮仙尊清修之處三千歸眀峰也漸漸的熱門了起來。
例如現在,盡管嘴上吐槽不要受影視劇影響太深,但這群人在修整過後還是紛紛拿出了手機藉著山上微弱的訊號將帶有“三千歸眀峰”定位的狀態發到了自己的好友圈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