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煬見人不齊,只能遺憾回國。
他很清楚,回了國,他的研究只能到此結束了,哪怕國內也有類似的科研組織,可是絕對不會跟國外一樣方便,更不會再有病人自願做實驗,因為這是違法的。
回國之後,以他的資歷和醫術成果,很快得到了醫院的重用,年紀輕輕就擔任了主治醫生不說,私下裡請他就診的明星富豪也不勝列舉,他不是不懂變通之人,相反他除了對攻克癌症異常執著頑固之外,他也相當會做人情。
因此他很快便富裕了起來。
他沒有太多愛好,想起自己之所以能一路順遂,除了父母的支援之外,還有那位資助自己的慈善家,他想報答那位慈善家,可惜那位慈善家前幾年過世了,於是,他轉而做了跟當年那位慈善家一樣的舉動。
他用所有的錢,贊助了幾個貧苦的實在上不起學的孩子。
其中一個孩子,叫郭箏,是個很活潑的男孩兒,學習成績很差,肖煬贊助了他三年,他都沒考上大學。
肖煬沒有一氣之下取消對他的贊助,反而親自見了他一面,他其實就是很單純的想看看這孩子是不是腦子有什麼毛病。
“我真的很努力了,我能不能上個專科,或者幹脆不上了,我來給你當個助理行不行?”
肖煬覺得很奇怪,問:“你憑什麼覺得我會聘請你這種不學無術的助理?”
郭箏笑嘻嘻的說:“可能是因為愛吧。”
“……”果然腦子有病。
可是這句沒頭沒腦不著邊際的冷笑話,卻忽然觸動了肖煬的心,他想起自己這麼多年的付出,為了研究抗癌藥,他夜以繼日不眠不休,那種全身浸入其中的快樂和始終無法突破的痛苦,不就是因為他心中的狂熱嗎?
他熱愛這份工作,他喜歡治病救人,他的夢想是救更多的人。
“我不是你父母,決定不了你的事,不過,我看你在學校也讀不下去,你就給我當個私人助理吧,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吧,爭取考上大學,我平時應酬挺多的,也有些研發專案,你跟著我,肯定比在學校學的多。”
就這樣,郭箏跟在他身邊三年。
他十分喜歡這個活潑的孩子,把他當弟子一樣培養,而郭箏也全心全意的像老師一樣信賴他。
上天卻在此刻,跟他開了個玩笑,一次體檢,年紀輕輕的郭箏居然查出了癌症。
他看著自己一心一意培養的學生因為癌症的困擾痛苦不堪,而他研究癌症這麼多年,卻依然像小時候,親眼看著自己奶奶發病直至吞藥自殺一樣,束手無策。
他心中充滿了不甘和痛苦,他覺得自己這麼多年來看似拼盡了全力,實際上一點用處都沒有,而這時,他想起了他在國外取得的抗癌藥的科研成果。
這種藥是有效的,但是有某種缺陷,可能是致命的,在科研小組解散前,肖煬一直在攻克這種缺陷,他也終於認準了方向,取得了極大的進展,他覺得他已經解決了這個難題,可是……他從來沒在人身上試驗過。
其實,癌症早期的病情,是有可能控制住的,但是成功率很小,且複發的機率很高,而他研究的藥,是能徹底消滅癌細胞的。
郭箏來找他,說:“老師,你救救我吧,我知道你是研究癌症的專家,你幫我治療吧,癌症早期,還是能控制住的吧?我相信老師一定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