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想好好感受下西南電影展難得的電影藝術氛圍,不想惹得粉絲圍觀。
在開幕式上,李從一看到了陳岱川致辭,後來也沒去相認,而是和方有行、邰行他們打了聲招呼後,就投入到了觀看影展中。
入圍電影展的影片大都是青年導演的處女作,部分電影透出資金拮據的粗糙、製作技巧的相對生澀,卻又湧動強烈的精神理念和電影活力。其中不乏精品,在小成本製作的前提下,依舊完整流暢地講完一個生動故事。
《生物鏈》在精品裡面又是佼佼者。
影展放映《生物鏈》時,李從一拿著票混了進去,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最終成品,心情和底下的觀眾差不多。
電影院裡表現出了超高的影迷素養,幾乎沒有人竊竊私語,觀眾將全部的心神都沉入到電影世界裡,一開始還隨著電影情節而被戳中笑點發出笑聲,看到後來愈發安靜。
李從一坐在後排,看著黑暗中唯一的光亮,熒幕裡正上演著一出假的故事,真實的情感卻被勾生,蓬勃生長。
電影最後,是一個長久的空鏡頭:暴雨之後的世界,是狼狽的,又是清新的。
含蓄的背景音樂緩緩流淌,電影裡柔和清朗的色調蘊藉著一雙雙專注了一個多小時的眼睛,然後無聲地流向這些人心中,觸動著或多或少的感慨。
電影落幕,音樂戛然而止,觀眾不約而同地鼓掌,用掌聲再次充盈著電影院。
李從一夾在人群中,用力地鼓著掌,給導演,給搭檔,給自己,也給這些用心看了的觀眾。
離場時,李從一碰到一個熟人從觀眾席裡走出來,居然是陳岱川。
陳岱川一抬頭,也認出了用圍巾擋住半張臉的李從一。
李從一彎了下眼睛,露出半個笑意,算是打招呼。
陳岱川點點頭,快走兩步和李從一同行,問道:“回酒店?”
“回。”
“一起?”
“一起。”
影院離電影展提供住宿的酒店不遠,步行也就不到十分鐘的路程。兩人都不嬌氣,不至於這點路還得坐車。
“演得不錯。”陳岱川率先說道。
李從一笑了笑,應承下誇獎。
然後陳岱川就不客氣地開始點評了:“收的時候把握得十分精準,但放的時候略顯不足。”
“放?”李從一認真起來,他對陳岱川的專業能力還是相當認可的。
陳岱川舉例:“電影裡你對風投者演講區塊鏈未來前景那一段,臺詞很慷慨激昂的,極有煽動性,甚至要達到一定的洗腦效果,你演的其實不錯了。但就我而言,還有點不足,你並沒有把情緒都充沛地調出來。是你當時不夠投入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