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注意了,李範氏孃家的鋪子是開在安定鎮的富人聚集區,那麼做的也是富人生意,那工錢就給的多,哪怕和店裡三七分,她三,分到他手裡的也不少。若是關繫好了,看能不能讓芸霜也去學門手藝,今年她娘走的時候,芸霜才十歲,才剛學會拿針,更別提刺繡了。她沒想著讓芸霜去學刺繡,她是想著,開成衣店,必定和布莊染坊熟悉,若是雲霜能去學織布做個織女,或是染坊做個染布的女工,學會了織布手藝,或是做了染布女工,也是一項長期營生了,比待在谷山村強,畢竟這家就她兩勉強算個勞動力,沒那把子力氣,種不來田,總不能一輩子靠著她伯祖家她姑姑家以及她舅家的幫助不是。
想了半天越想覺得此法子可行,一次去城裡的時候回的時候就去那家裡拜訪一下,李範氏家就在山腳的順水裡,倒也不用走多遠。
第二日兩姐妹依舊早早的醒了,做了早飯就上山挖筍了。
又是一個趕集日,把筍子賣掉後,芸露就帶著芸霜去找李範氏家了。為了表示誠心,她還留了兩斤上好的筍還有一小袋蕨粑粉打算帶給李範氏。
李範氏的家著實好找,她們兩按著李範氏上次說的路線一路走過去,拐了個彎就看到了李範氏的兩層小木樓,圍了個竹子牆,旁還有一個很大的菜園子。
兩姐妹到那的時候李範氏正在做一件衣服,布料上乘,不用猜就知道是接的生意。
見到兩姐妹驚訝了一下,而後把衣服放至旁邊的竹籃,忙起身迎接她兩。
「你兩又去了城裡賣筍子呀。」
「是呀,還留了點給李嬸。」
「這怎麼好意思,你們挖的不容易,自個留著吃吧。」李範氏忙推辭,並不接芸露手中的籃子。
「嬸子,這個是我們的心意,拿著吧。」
正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兩姐妹上門還帶了東西,她是個通透的,估摸著是有事求她,就不推辭了。「哎,好吧,那嬸子不客氣了,你們坐著烤下火。」
屋子裡有兩個火桶,兩姐妹剛走了路,倒不冷,就坐在了一旁。
李範氏放好了筍,把籃子拿了回來,手裡還拿了一把糖,遞給了兩姐妹,見兩姐妹沒烤火又把火桶放至兩姐妹面前,「可別說不冷,嬸子讓你們烤火就烤著。」
李範氏語氣有些嚴厲,兩姐妹不好拒絕,芸霜就順著坐在火桶上了,芸露把另外一個還給李範氏,和妹妹共烤一個。
李範氏見兩姐妹乖巧,不由憐惜,想著若是條件不過分,能答應就應著,語氣也柔了幾分。「嬸子知道你兩辛苦又忙,沒事是不會來嬸子這的,有什麼就說吧,嬸子能做到的絕對答應。」
芸露也不拐彎抹角,說的時候語氣很低,偶爾嘆一口氣,表現的很可憐,「我是想來問問嬸子能不能給我們兩姐妹找個活計幹,我們種田缺了點子力氣,地又貧瘠,産出不能保證溫飽,不找個營生,我們生活不下去了。我會刺簡單的繡,針法還行,做個衣裳,納個鞋子還是可以的,我妹子自小就跟我做農活,有一把力氣,又聰明,學什麼都快,做啥都可以。嬸子,這是我繡的帕子。」
說完芸露從懷裡掏出一塊繡了花的帕子來,這帕子是她以前繡的,想找李範氏說這事後就翻了出來帶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