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各個方面測試之後,沒有什麼問題,那麼接下來自然是要測試整輛車的強度如何,本來這種車輛碰撞測試是要透過專門的測試裝置進行的。
不過現在楊宇的工廠還沒有製造這樣的裝置,所以楊宇就直接採取最直接的測試方式。
而吳迪在得到楊宇的命令之後,立馬就讓人開來一輛賓士轎車,然後兩人就分別繫上安全帶,從道路的兩端,接著兩輛車就以時速100多公里的速度撞在了一起。
也就是吳迪他們是工廠的專屬守衛,身體的強度無比強大,這才敢硬碰硬的直接對撞。
然後撞擊的結果很快就出來了,兩輛車的受損程度都差不多,雖然損壞嚴重,但都能夠發動。
要知道楊宇讓人制造出來的這輛車可是才定價15萬的中低端車型,而這兩賓士轎車則是s級的百萬級別的轎車。
以15萬的車能夠和百萬的進口德系車對撞,得出這樣的結果已經是很牛逼了,畢竟兩者之間的價格相差如此巨大。
就算是因為各種關稅的原因,讓進口車的價格和本身價格相差很多,但德系車總體來說比日系車要硬得多。
小rb的車,有些車型,車身居然還是用什麼亂七八糟的材料弄出來的,整車車輛很輕,這樣自然也就省油了,但是安全係數卻是很低。
車輛完成對撞之後,就開始進行側面撞擊,先讓楊宇製造的這輛樣車橫在路上,然後這輛價值一百多萬的賓士,直接加速撞了過去。
接著整輛樣車的左側雖然被撞凹陷了,並且也劃出了好遠的距離,但是並算很嚴重,至少沒有出現十分嚴重的擠壓變形。
也就說,駕駛員在車裡,如果遭受車輛側面撞擊的話,活下來的機率還是很大的,因為車輛的側面有同樣是有著安全氣囊的。
測試完之後,楊宇對於測試結果自然是很滿意,於是就對一旁的周宏興問道:“這輛車的整體效能都很不錯了,那我們的造價是多少?”
按照正常的製造汽車的利潤,如果是一輛售價為10萬的汽車,製造廠商只有大概百分之10的純利潤。銷售利潤大概在百分之7左右。
剩下的就是製造成本和各種稅收,而汽車的各種稅收是很高的,10萬塊的汽車差不多有百分之40都要變成各種稅收交給國家。
這還不算車主購買時候產生的購置稅,而是製造商和銷售商的各種稅負加起來有差不多整輛車售價的百分之40。
也就說,一輛10萬塊的汽車,出去銷售的利潤和稅收,剩下的百分之53左右的錢就是製造商的,然後製造商除去成本最終能夠剩下多少就要看具體的情況了。
按照正常的汽車製造公司,生產售價10萬的汽車,其製造成本在4萬塊左右,這裡麵包含了原材料,人工,工廠的各種開銷等等。
當然這樣的利潤比例只是針對中低端車型而言,如果是那些豪華型的汽車,汽車製造商的利潤肯定不止這麼多了。
因為豪華的汽車,賣的就是技術了,本身原材料的費用並不會比一般的車高出很多倍,至於具體利潤有多少每個汽車製造商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