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半心> 第104章 卷十九 故裡(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4章 卷十九 故裡(貳) (2 / 3)

老者說罷又眯了眯眼:“小夥子打聽這些做什麼。”

然而長恭怔在原地,竟像是沒聽見他說話一般,半晌才又答非所問地提了一嘴:“那老先生可知,亓氏一族,還有後人?”

“後人……”他嘆一口氣,“哪裡還有什麼後人。帽兒山中狹道曲折,難進難出,亓氏一族原本便是世代隱居,族裡的人從不與外頭打交道,若非當年那一場大火,只怕望安府中還有的是不知道的。起火的當晚,聽聞知府老爺帶人趕到時,山口還被一塊巨石堵著,想來那一場大火,是把人活活關在裡頭燒,那樣大的火,神仙也難逃,哪裡還會有人活得下來。”

長恭攥緊了拳頭,一言不發。

亭子裡一時半會兒起的議論紛紛,皆在談論二三十年前的那一晚火光沖天。中有花甲古稀之年的,當時還在望安城中,被須發斑白的老人這樣一提,應是模模糊糊記起來了一些零星畫面,遂也紛紛附和。老人們聚於一處,堪比婦人閑話長短,更有過之而無不及,一論當年事,自有一股英雄暮年追憶往昔的諸多感慨,話匣子一開,便同黃河之水滔滔不絕,登時亭中便是嘈雜一片。

中有吹噓當年火勢如何兇猛,十裡八鄉都瞧見了,連燒了三天三夜才被人撲滅的,亦有繪聲繪色說起隱居的亓氏一族,聽聞自先秦便搬到了山裡,相傳如何如何的。

連笙拴了馬繩,走上前來,徑直便到方才那位耄耋老者身邊,畢恭畢敬問了一聲:“老先生可否指個路,往那山裡去,當如何走?”

“小姑娘,不是我說,你們去尋它做什麼呢,去了也不過一片焦土而已。當年老早已被燒得一幹二淨了,如今就是一座荒山亂墳,陰氣又重,莫要去了。”

連笙還想再求一聲,卻感到肩頭被人帶了帶。

長恭攬過她的肩來,低聲道她:“不必了,不必再去了……”

“長恭……”

他遂而又向老人躬身作別,便帶著連笙出了涼亭。

連笙話也不敢多說,便只默默隨住他往外走,見他解了韁繩,翻身上馬,跟著也跨上馬去。然而人在馬上,卻是信馬由韁,漫無目的地走著。

連笙緊緊跟在他的身側,見他面色凝重,垂頭不語,知道他心中沉重,難以言說。

當年的亓氏,不知是否僥幸,從火海裡頭逃了出來,許是因緣際會遇見顧百川,從此活了下去。但闔族親人葬身火海,她親身歷過,卻不想時隔多年以後,竟會再歷一遍。這一遍,已是在慶歷二十六年的秋天,再一次經歷的大火,她死在火中,便再沒跑出來。她換了長恭一線生天,叫自己的孩兒活著逃出了大火。

當初亓氏心中背負的,望安府深山裡頭,亓氏闔族的性命,誠如長恭沉沉背負的,四海鏢局顧家滿門沉冤,皆是仇深似海。

然而顧家滿門,四十一條人名,本已是壓在他的心頭沉重不堪了,而今卻還要再接過母親的擔子,將那亓氏一族的死不瞑目也通通攬了來。

心上鐵樣的沉,像要壓垮了他。

連笙知他心中所想,卻又因她分外清楚,竟一時想不出該如何勸慰,便只有緊緊陪在他的身側,由著馬兒往北歸去。

從回江州,便一直有些壓抑沉悶的氣氛,不想在這一趟望安府過後,竟會變得愈加凝重。接連幾日,長恭都將自己關在房中,連笙端了飯去便用,單庭昀等來請示便答,除此之外,成日裡就顧著獨坐發呆。

連笙瞧著分外難受,只是自己與他一道經歷的,這些年來見過了樁樁件件,林林總總,一時間悉數翻出,自己亦是想不開了,更遑論跳出此事,以旁人的身份來安慰他。

是故尋不出話來,只有默默陪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