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喜和張宗禹的捻軍在盧氏、西峽不斷的打捎散糧擴充軍力,忽一日接到平輿來信。說太平軍西征以後,清軍增調兵力解了新蔡、穎州之圍。張曜帶兵屯住郭樓集,騷擾平輿街。並配配備了洋槍洋炮,駱傑的鳥槍隊無法抵抗。王裕國被張曜部隊打死,要陳大喜回平輿增援。陳大喜聽說王裕國戰死,失聲大哭,決定立刻回去,攻打清兵張曜部隊。要說這洋槍是洋人的東西,張曜怎麼突然配備了許多?原來,清廷在二次鴨片戰爭後,割地賠款,得到洋人的支援。洋人為清朝訓練配備了一大批洋槍隊,洋炮隊,協助清證府鎮壓起義軍。同時,清廷又調派湘軍副將周鳳山前來河南助戰。所以,形勢一下子扭轉。
陳大喜回到平輿街之後,派出很多哨馬四處打聽訊息,研究對策。此時,有捻軍士兵是大董寨人,願意說服寨內上千家窮苦人家入捻只因寨內地主近年逼迫的太緊,若不賣兒賣女只有死路。陳大喜聞後大喜,遂派此人回大董寨。這大董寨連線茅河、洪河,與上蔡、項城相臨,上清軍水上運糧要道。如果奪下此寨,清兵勢必竭力圍攻,這樣可以解除平輿街之圍。由於裡內外合,幾乎沒有動刀槍,便拿下大董寨。隨後,陳大喜下令進攻被清兵團練盤據的射橋、魏寨、秦寨。魏寨、秦寨隨之被攻破,這樣,清軍陸地運糧要道也被切斷。河南巡撫鄭元善聽說陳大喜攻下數寨切斷糧道後,大怒。急令張曜到射橋鎮守。四月二十五日,捻軍和清軍在範寨相戰,平輿街捻軍守軍出戰,打死守備許得勝,清兵大敗。第二天,捻軍萬餘人圍攻雍樂寨,張曜急救,卻被我們殺的落荒而逃。
五月上旬,麥子成熟。陳大喜召集張鳳林、王殿書、史布廣、霍光玉等捻軍首領,決定“劃界收割”與“武裝保護”。由各部捻軍帶領百姓按區域畫片兒收割麥子。派偏師部隊圍攻各各地主寨子,使其不敢出寨搶麥。派主動部隊埋伏各地,騷擾張曜等清軍,使其不敢阻攔收麥行動。捻軍們“遍插麻桿,以為收麥邊界”,捻軍和百姓們肩挑手抬,大獲豐收。張曜見狀,急令清兵及地主武裝搶麥。張曜親自帶兵下到麥田,看到捻軍軍民人頭湧動,熱火朝天。便帶著清兵衝殺過去,不料捻軍收麥軍士不理不睬,只顧低頭割麥。正疑惑間,炮聲大響,弓箭齊發,清軍死傷無數。張曜正欲還擊,卻見後方自家營地濃煙四起,情知不妙。此時,陳大喜、駱傑、陳文、和兒、陳天爵(陳大喜侄子)分兵五路殺來,清軍大亂,拋下死傷,只顧朝大營逃去。此一戰,殺得清軍幾天不敢出寨,田中麥子早已被捻軍收光了。
打麥曬麥這時,陳大喜忽然收到太平軍扶王陳德才的來信。原來他們的前鋒出潼關之後,來河南時受到清軍阻擊,只好折向湖北。陳德才率領主力出潼關後,在河南與清軍副將楊飛雄大戰,楊飛雄受傷逃走,全部被殲。隨後聽說英王已經在北京城就義,再東去已無意義。於是太平軍在洛陽受到清軍的阻擊之後,欲向南陽進軍。而清軍勢大,陳德才寫信給陳大喜,要陳大喜親率捻軍前去增援。這個時候,平輿街正被張曜圍困,處於膠著狀態。將士們不願西上。認為西上增援他們,會導致家鄉被破,家人會遭清妖屠殺。但陳大喜分析利益,竭力說服大家,讓大家明白如果此股太平軍失敗,那平輿街也會隨之被滅。如果平輿街有危險,他陳大喜會立刻回來解救。同時為了保住平輿街,陳大喜從臨泉、穎州邀請捻軍入豫協同防禦。讓正陽的張鳳林等激派部分軍士前來相助。平輿街捻軍由陳文、馬克中、陳天爵等人統領。由陳文領帥旗打著自己陳大喜的旗號,指揮全軍,以迷惑敵人。此時陳大喜的兒子皖生已經十三歲,習得一身好武藝。陳大喜的母親怕陳家寨失守,家人受到連累。讓皖生跟著陳大喜一塊兒去,和兒不放心,也跟了去。於是,我們四個人四匹馬,於當天夜裡趕往臨泉。隨後,各路捻軍都趕到,點計人馬共有四萬三千餘人。六月中旬,與西北太平軍相會於唐縣(如今的南陽唐河),此時在鄖西的太平軍和張宗禹的捻軍也已趕到匯合,共同向南陽逼進。
南陽由總兵圖塔納鎮守,巡撫鄭元善雙調大將何元普增援。兩人率清軍到唐縣防禦。我們雙方苦戰十餘日,後來我們駐所到桐寨鋪,白河邊上。於南陽相距五十里。清軍於白河對岸駐紮抵制。由於白河水大,清兵蒐羅附近船隻,無論良賤,一律拘押於清營內。我們無船可用,只得自制船隻木筏強行渡河,不曾想對岸火炮洋槍猛烈,我軍三次強渡均被打退,死傷很多。我發現清兵只是在此防禦很重,別處防禦薄弱,遂建議陳大喜分兵搶渡。於是太捻聯軍“列仗百餘隊”、“亂流而渡”,縱向十幾裡皆是捻軍。陳大喜、霍光玉、蕭文信搶渡成功,清軍大亂。太平軍趁機全面渡過白河,把清軍分割包圍。何元普、圖塔納死拼突出包圍,躲到南陽府城。我們則把之外的清軍、地主寨子、團練勢力全部掃除。隨後在南陽城外建炮臺、紮營寨、排護城河的水、挖地道,積級攻城。至此,白河至南陽城,到處都是太捻聯軍。
七月,其他地方的清軍朝南陽集匯。此時,天京被困,扶王陳德才決定在湖北、豫南,與天京、淮北的捻軍互為犄角。為了迷惑清軍,太捻聯軍解圍南陽城,從鎮平到淅川,裝做重新入陝之狀,然後南下到湖北,於八月初八佔領隨縣(如今隨州)。接著,聯軍眾頭領分析,認為清軍必定牢守安陸府城,所以兵分兩路,一路向德安府(如今安陸)樣裝進攻,順路攻下各種地方武裝的寨子擴充兵力糧草。陳大喜則帶另一路向南進攻伺機拿下京山、天門、應城。京山、開門敵人望風而逃。應城縣卻派出武將和團練抵抗,被陳大喜殺的大敗,攻下應城縣。此城離武漢百餘里,清廷急派總兵穆正春、統領舒保、馬隊總兵花凌阿,由應城猛攻。陳大喜聽聞勢大,放棄應城,與太平軍一道攻打孝感。清軍撲空之後,隨即趕往孝感追殺,但太捻聯軍前鋒部隊已經攻入孝感,把孝感清軍副都統德克登額、知縣韓體震悉皆殺死。城破之外,城裡土豪劣紳,地主團練一併清算。等舒保的騎兵趕到時,聯軍已經離開到黃安了。此時太捻聯軍前鋒部隊距離武漢只有十餘里了。
清廷急調剿回的多隆阿等軍調回襄陽、樊城。湖廣總督官文及河南巡撫鄭元善也下令圍攻,企圖圍困住太捻聯軍。聯軍見清軍勢大,在九月下旬從隨州回到河南境內。因為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戰死,由忠王陳秀成主持太平天國軍事。我們剛到河南,接到忠王信件,命扶王陳德才“當面訂分,令其上去招足人馬,早日歸來解救京城。”至此,西北太平軍再次入陝,我們也一同協助。經過新野、鄧州入鄂,攻佔房縣。十月下旬,平輿街送來信件,稱屢次挫敗,陳家寨非常危急。陳大喜驚聞,決定返回平輿街。為了保證太平軍入陝順利,陳大喜把大部隊留下同太平軍進發,自己帶領我和五千名將士返回平輿縣。